“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與其在這個仙界混日子,不如出去看看,也許你能找到新的動力。”莫閒喝了一口酒,笑到。
“我知道道友是為我好,讓我思考一下!”雷陽子說。
“你自己拿決定,我是剛剛飛昇的人,難得遇到一個投機的人,不忍心你就這樣廢了,修行路途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挫折,種種倦怠,說不清的東西,我們只有迎頭而上,你思考人生有什麼意義,對於凡人來說,不過數十年,轉眼即逝,可以不必去考慮,然而,凡人之中有許多人在思索,有以財富積累,有以手握重權,有的圖名聲留於後世,還有身如行雲野鶴,諸多方面,可以說不勝列舉,凡人尚且如此,我等名注長生,更應去思考。”莫閒說。
“道友你是否思考過?”雷陽子問。
“我早已心注大道,不管如何,縱是粉身碎骨,此心不懲。當然,只是針對我,你的情況如何,我不知道,各人有各人的際遇,這種情況,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莫閒笑到。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啊,修行中的行之一字,本來就有這方面的含義,不管如何,道友是為了我好。”雷陽子舉杯。
“我雖對你說這些事,何嘗不是為了我自己,生命不同,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莫閒道,話一出口,他腦中靈光一閃,遂古之初,大道演化,並無生命,一直以來,他以為大道有智慧,不然不會演化,但真的有智慧嗎?也許大道根本不屑於智慧,有智慧就有機巧。
“忽兮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道德經》這段話卻透露出一種資訊,一般的人都以精明靈巧為本領,但大道無窮,精明可以窮盡嗎?用智慧來考慮,恰如緣木求魚,修行求返還,不正是通往道的路。
莊子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莫閒呆呆地愣在那裡,整個人如同混沌一團。雷陽子一見,苦笑一聲,這個莫閒,倒會找機會,不知道他悟到了什麼,這種情況很難得,他喝完杯中酒,隨即起身,身似幻影一樣,出現在高樓下,漫步走出,不一會出了房間,見疏影在門口等待,吩咐道:“不要打攪莫道友,他正處於頓悟之中。我先告辭了!”
雷陽子一出房門,房間中種種風景立刻崩散,化為雲霧一團,莫閒連自我的概念都忘記了。他不知道,實質上他不是天仙,故此說他天仙,因為他被仙光接引,仙光接引既是肯定,又是一種束縛,但仙光卻沒有和他合成一體,主要是因為他的肉體已經圓滿,根本不是仙光所能動。
一般來說,他飛昇天界,而且是以天仙功果飛昇,該在天庭中名注紫府,但誰也沒有留意這點,天府紫冊中根本沒有他的姓名,而綠如卻在天府紫冊中留名,由於他飛昇孟盈丘,天庭沒有留意,綠如飛昇青丘,天庭留意到了,也沒有說什麼,道門中人,除了散修功到天仙,直接飛昇天庭外,道門弟子一般飛昇各自門派,在經過三年到十年後,有志向到天庭的,天庭才授籙為天官,而其他人則逍遙於天地間。
莫閒不知道,孟盈丘也沒有留意,誰想到有這樣的事發生。接引仙光對他的束縛等於沒有,從這點上來說,他可以出沒地仙界而不引起執事天官的注意。不過,他如果身隕,因無仙光記號,就是仙界的地府也不會注意到他,運氣好的會成為一方鬼王,運氣不好,不知道有什麼事發生。
莫閒無知無識,他所做的事並不是有意識所為,時空消失。在那無所有之地,莫閒自然與之合一,一切都那麼分明,而莫閒卻渾渾噩噩,這一切都沒有經過思維,他只是本能逆流而上,想超脫其上。
在地仙界的五莊觀,地仙之祖鎮子咦了一聲,目光透過重重諸天,落到了莫閒身上,他見一個天仙,不禁皺起眉頭,好一會,他才確定,這不過是他無意中頓悟而已。
大赤天八景宮中,道德天尊,道教三清之一老子,眼睛垂了下去,他也很意外,在他傳的一脈中,居然有人未入金仙,就到達了無所有之地,他看了一眼,收回了目光。
莫閒不知道,他無意中頓悟的行為,諸天萬界,引起不少超脫和接近超脫的大能,但這些大能只是一目,便紛紛收回了目光,因為莫閒的境界只是天仙,還未到金仙,金仙分為太乙散數、太乙金仙,然後有資格進入大羅天,是為大羅金仙,再往上西方教有大覺金仙,道門有混元大羅金仙。
莫閒再睜開眼時,時間已經過去一個月,無數的體驗好像在,也好像不在,他微微地笑了,他不再在意這一切,與其用思維,不如不用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