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你來此有什麼事?”
“師傅,我的化身遇到一件事。”莫閒原原本本將事情經過講給了潛虛聽,潛虛子皺起眉頭。
“這件事很麻煩,不過,業力一事,最初由佛家提出,來解釋人的生死輪迴的動力,人心悠遠,後來竟然上升為法則。”
“師傅,難道法則不是先天的?”
“法則大多數是先天,所謂三千大道,但法則不是一成不變,世界有個發展過程,佛家說,這個世界有四個過程,成住壞空,人作為天地間智慧生靈,有時人心所向,會生出法則,而業力估計就是這一種。”潛虛說,莫閒心中升起一種奇怪的感覺。
………………………………
128。後天意,意將白蓮承惡業
人在天地中,居然也會誕生法則,大道是永恆的,也是運動的,根本無形無象,人作為參與者,自然會產生法則,同時,人也是觀察者,人所掌握的法則,是真的法則嗎?
既是觀察者,又是參與者,人所掌握的法則,就是法則,只要有用就行,特別是眾人心念所成,而業力自從提出,便在緩慢的擴散,最終得到廣泛認同,成為法則,這是人道的力量。
莫閒明白了,他重施一禮:“謝謝師傅,我知道怎麼做了。”
“你明白就好,道法也好,佛法也好,甚至巫法等等,它們力量來源於人心,在先天秘境中探求得越深,力量越大,實際上,力量是虛幻的,佛門有句話:力量不可能帶來永恆,唯有智慧。而道家卻講絕聖棄智,這恰恰是大智慧,要放棄的不過是小聰明,唯有無知無識,才能朗照一切,使自己不為成見所迷,一切法,皆由人心得。”潛虛子說到,“你去吧!”
莫閒又施了一禮,退出師傅的洞府,他心中已有定見,雖然還不成熟,但細節完成,就留給化身,他相信化身能將他完善。
黃庭之道,快到了出竅,如果出竅完成,他雖不是化神期,但也能與化神周旋而不落下風,何況他成就符詔,現在已有化神的實力,不過道行未到化神而已。
要出竅,就要好好準備,陰風劫會出現,浩浩蕩蕩,吹滅一切生機,目前時機還沒有成熟,等化身將惡業控制住,本尊再進入出竅,這樣會穩妥許多。
他微微一笑,思維散來,和化身取得聯絡,將初步方案傳給了化身。
化身得到了資訊,心中感嘆,自己數日來遇到好幾起事情,小心再小心,都有例外產生,好像事情一下子變化了很多,自從修行後,事情逐漸從不受控制轉向為受控制,任何事情,特別是重大事情,事先都有預感,一切好像井井有條。
但自從惡業纏身,一切又變得混沌,好像又回到凡人,一切事情都不可控,他只能泰然處之,在冥冥不可知中,闖出一條道路。
他今天想做一件好事,他知道自己惡業纏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行善,卻差點使無辜的人喪身。他發現,往往有意為之,後果總是出人意料,好事會變成壞事,壞事向更壞的方向,不過,無意所為,卻往往達成自己的意願。
當他得知本尊與潛虛子一番對話後,心中恍然有悟,有意卻落入後天俗套,而往往無意之間,靈機發動,卻是天然活潑潑,份屬先天範疇。
他得到了這個方法,方法很不完善,卻是可行。
要找一件寶物,他身邊就有這樣的寶物,當日在普陀山時,在蓮花池中收了幾朵白蓮,雖不及先天之物,但也出淤泥而不染,用在此處,卻也正好,想不到,惡業由此而生,卻偏偏由普陀山中物來做基礎。
本尊卻是大膽,古來有用功德煉製法寶,稱為功德法寶,而本尊卻用惡業來煉製法寶,惡業對其他人來說,避之不及,本尊卻別出心裁,用己身相關氣機的物件為基,灌入惡業,一般寶物在惡業的氣息中,往往會形體會毀損,直至崩潰,所以物品難尋。
但對於莫閒來說,用白蓮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白蓮出淤泥而不染,正好來承載惡業,莫閒取出一支白蓮,用心溝通煉製,這個時間要用到四十九日,莫閒本身是煉器大家,得到煉器總綱,他用心煉法煉製四十九日,白蓮甚至可以作為他的化身一樣存在,這才完成初步。
完成之後,由於白蓮中有自己氣息,所以惡業會認為這是自己,前提是自己得把自己的氣息給隱藏了,普通的匿跡術卻不成,他記得鬼修有一術,能徹底改換自身,看來,得去找一位鬼修,他想到了觀止,不知他是否在這次豐城劫難中逃出生天,剛開始,他巴不得觀止死去,現在卻希望他生還,世間的事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