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接著下一句,已是朝大傢伙努了努嘴示意起來:“瞧瞧,咱們這等的僕婦們辛苦一年半載的,也都能銀子添上一件穿的,可不比哪些有錢人家的主子們來多少幾番的呀?”
“可不就是這理。”下面已是有聲音立馬應到。
而且還有另一點,卻是以眼下山莊養鴨的規模,若是要真要將鴨絨內膽擺成衣鋪裡賣也是不能備足貨的,與其這般倒不如只做薄利多銷的鴨毛比甲的才更好些。
要不是這邊山莊上的人手實在是捉襟見肘,玥娘早想著要將荒灘那頭的鴨毛,也都一併收攏起來待用才是最好。
可如今卻不是好時機,礙於自己已不能如以往般直接領了學成這項的丫鬟,留在莊子上教授手藝與人,而且此時更是不能為了金錢小事再去打攪皇甫靖來年的春闈,也惟有眼睜睜的看著浪費一年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得中下
卻未料到,別居處的作坊裡常來報信的小管事,卻早在這位二東家山莊的僕婦們取活鴨之毛絨後,便已有心留意起來。只是那當時光曉得拔毛的丫鬟、婆子們,哪裡說得明為何要活取鴨毛的用途,所以這小管事回去,也只略略與家中的爹爹提及一二。
而這旁聽得自家小兒提及那等鮮見之事,大管事微微有些吃驚後,便直接喚了作坊中同為工匠出身的李老爹來一問。
初聞大管事所言的活取鴨毛一說,李老爹也不免一愣,隨後便又點頭直言起來。取鵝毛做羽扇的手工匠,他不單曾親眼瞧見過人家做過,還知道哪家的工匠最是出名,可用鴨毛卻並不多見,至於為何還要活取就更是不知緣由了。
聽完李老爹的敘述後,大管事也沒急著下定論,而是又遣了兩個機靈的小廝,往李老爹提及過臨近城鎮中的商鋪裡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