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天來對了。幾個人分頭找,果然不出所料,被自殺女孩翻拍過的那幅畫也是展品之一,取名為《紅纓槍》,作者正是郎飛雄。他們馬上與展覽組委會取得了聯絡,要求提供郎飛雄的聯絡方式,展覽組織方是一個有國際背景的藝術中介機構,覺得馬莎他們來者不善,以未經作者本人同意為由,期期艾艾左推右擋,就是不想配合,讓小丁非常惱火。

馬莎想了想,給向崑崙打了個電話,問他是否認識組委會的人,向崑崙聽她說了原委,說他來想辦法。果然,馬莎他們第二次找展覽組織方時,對方稱已接到電話; 很快就把郎飛雄的聯絡方式交了出來。馬莎接過一看,不禁大失所望,這只是個EMAIL。小丁他倆動員了半天,對方堅稱只有這個,有的畫家連EMAIL都沒有呢,人家不是俗人,今天在國內,明天可能就出國了。也有的經常要到沒有人煙的山區採風,要電話有何用?

回到隊裡,馬莎讓小胡給畫家發了個EMAIL,並留下中隊各人的電話。他們耐心地等了一天,沒有任何回覆。第二天,小胡不斷地刷屏,還是沒有新郵件。而向崑崙卻告訴馬莎,他的關係人透露,這個姓郎的其實在深海,因為有人看中了他的畫,在價格上發生了一些爭執,中人正在做買賣雙方的工作。

馬莎再次細細地研究那幅畫,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她用自己的郵箱給郎飛雄發了個EMAIL,然後靜等結果。

果不其然,不到半天,郎畫家就約她見面了。為了避免畫家牴觸,她沒有告訴小丁他們,自己驅車趕到了郎畫家約好的地方。

馬莎作了些準備,就開車去找郎畫家。

他約在一個高檔住宅區內的星巴克咖啡館。那個小區裡各種各樣吃喝玩樂的館子應有盡有,儘管夜幕已經降臨,依然到處是尋歡作樂的人群,馬莎轉了半天才找到車位。

馬莎走進那家星巴克,一眼就看到那個神秘的畫家背對門坐著,但他並不是對身後一切事情漠不關心,他的食指和中指一直在敲著桌面,就像廣東人喝早茶時對斟茶人表示謝意時那樣,顯然他心情有點急迫。

馬莎走到他的座位對面,畫家猛抬頭,吃了一驚:“怎麼是你?”馬莎笑笑:“我可以坐下嗎?”看得出畫家有點惱怒,又有點不知所措,趁著他不置可否,馬莎不客氣地把椅子拖出坐了下來。

畫家嗡聲嗡氣地道:“那麼你的《靜靜的頓河》帶來了嗎?”說話時,他並不看馬莎,而是轉過頭去看正在煮咖啡的櫃檯小弟,那模樣,就像一個賭氣的中學生。

馬莎抿了抿嘴,把一個竊笑嚥下去,詭笑道:“恐怕你要第二次失望了——沒有。”她觀察著畫家,不等他第二次惱怒,又說:“不是不給你帶,而是這裡有一段公案:這個電視劇雖然是俄羅斯大導演謝爾蓋•邦達爾丘克導的,卻是一個義大利公司投的錢。拍完後,因為幾個西方主演的片酬太高,還未剪輯完,義大利投資方就宣告破產了,合作雙方為版權發生爭執,全劇的母帶被帶到義大利交由一家銀行保管,導演在焦慮中苦捱到1994年去世,也沒能等到此劇公映。直到2000年,普京總統和義大利貝魯斯科尼總理一起出面協調,這部電視劇才終於回到俄羅斯,並由邦達爾丘克的兒子重新對母帶進行剪輯,以確保符合老邦達爾丘克的原意。俄羅斯人性格中的執拗也在這裡體現了一把,這一剪又過了好幾年,最終公映時已是2006年了。”

馬莎邊說邊注意到畫家聽得津津有味,根本忘了生氣,又接著說:“現在會俄語的人少,才公映的俄語片不可能像美劇傳入國內那樣快。但是我今天帶來的東西你肯定也會喜歡。”言畢故意停下來。

畫家一直靜等著她拿出帶來的東西呢,見她半天沒動靜,終於忍不住問:“你帶來的東西呢?”

馬莎說:“我帶來的東西不是要賣給你,我可以贈送給你,不過,我也有一點小小條件。”

“什麼條件?”畫家警惕地瞪大了眼睛。

馬莎把那張翻拍的照片拿出來遞給他。

畫家看了一眼,並沒有接過去,而用手撐住了頭,深深嘆了口氣,說:“一見面我就猜到你醉翁之意不在酒。”沉默了幾分鐘後,他抬起頭直視著馬莎說:“看來你已經知道我是誰了。”

馬莎點點頭,迎著他的目光望著他說:“看來你更早就已經知道我是誰了。”

畫家說:“二十多年了,沒想到還能再見面。你。。。你姐姐還好吧?”

馬莎說:“她現在美國,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