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這番話更是不爭的事實。
網路中的每個節點上都連線著其他網路。這就意味著存在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即其中一個網路的一點兒漣漪都會波及整個系統。
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或許被認為背離了為股東賺取利潤這一根本的企業目標,但它是獲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公司的經營活動給那些發展中地區帶來的經濟效益。有些公司採用簡單粗暴的做法,與那些沒有遵守工作規範的工廠斷絕一切合作,但是更加慎重的態度是,與那些能夠將工作條件提升到符合全球標準的工廠主進行合作。這樣做,一方面保住了工人的工作機會,他們要生存,需要這份工資,另一方面確保工人們有較好的工作條件,將生產流程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這種改善工作條件的過程需要手把手去教。
這可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企業既能夠提高客戶定製化服務水平以及靈活性,也沒有以效率為代價,而是利用更加靈活的生產流程來達到這一目標。同樣,企業社會責任與高效率的生產並不衝突。實際上,經營狀況優秀的工廠所需要的組織結構和管控機制,有助於使企業更好地遵守社會和環境規範。終端消費者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產品,而零售商和供應商也賺取了應得的利益,這就是平的世界的潛在價值。
你準備好參與平的世界的競爭了嗎?
●在沒有嚴格管控的條件下,你如何確保外包的生產和服務能夠符合工作規範?
●剛剛在客戶和終端消費者身上出現的需求是什麼?在你的企業中如何對這種需求做出響應?
●對於履行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的要求而言,如何重塑你的企業?
●你該如何在沒有所有權的情況下管理和控制供應鏈?
●你所在的企業如何使用審計、教育培訓和其他的方式來確保遵守工作規範?
●你如何從更寬泛的視角看待企業,瞭解企業所在的許多網路(經濟、社會和政治等)的運作方式?
●如果必須要肩負整個供應鏈的責任,你下一步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