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投靠了劉備,一去就得到了重用。而諸葛亮因為和劉家有姻親關係,一直不肯別尋出路,極力想勸說劉表採取他西取巴蜀,然後北伐中原的戰略。
“孔明,你不是常自比管仲、樂毅嗎?管仲和樂毅能建不世之功,是因為遇到了齊桓公、燕昭王這樣的明主,能夠大膽信任他們。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雖然人人都標榜招賢納士,可是很少有人能真正讓賢士盡其所能。劉豫州氣度恢宏,屈己下人,是真能盡人所長的明主。孔明,你一心志恢宇宙,劉豫州有意逐鹿中原,你們志同道合,肯定能如魚得水的。”徐庶真誠地說道。
“你向他提起過我嗎?”
“嗯,還沒有。” 他其實已經向劉備提過了,劉備倒也願意多收納些謀士,他讓徐庶把諸葛亮給帶來見見。可是徐庶深知諸葛亮年紀雖輕,卻極為自負,號稱“臥龍”,自比管、樂,怎麼肯召之即來?於是他委婉地勸說劉備親自去見諸葛亮。劉備自平定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二十年,什麼樣出眾的才士沒見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後生小子怎麼敢要他屈尊枉駕,這令他覺得諸葛亮不過是彌衡之流的狂士,所以也沒放在心上。礙著徐庶的面子,劉備只說軍務繁忙,待有空再去隆中訪賢。
檀溪驚魂(2)
徐庶一心要促成劉備和老同學見面,向諸葛亮解釋說:“我不知道你肯不肯出山,所以不敢輕易舉薦你。只要你願意,我這就給你引見,如何?”諸葛亮不置可否地一笑,徐庶見他不推辭,於是興沖沖地帶他去見劉備。
大廳里人更多了,劉備越發忙得不可開交。此刻,他正拉著一個眉目清秀的年輕人說話。諸葛亮認出此人名叫劉巴,是聞名荊鄉的青年才俊,尤其擅長統籌錢糧。見劉備滿臉渴慕,全副心思都在劉巴身上,諸葛亮停步不前,附耳對徐庶低語幾句。徐庶一愣,隨即點頭。
諸葛亮轉身下廳,又忍不住回頭望去。大廳裡燈火通明,衣冠楚楚的荊襄士紳還在往來說笑。劉表的長子劉琦走到劉備面前,附耳說了些什麼,他們匆匆離開大廳,向後堂方向走去。好不容易擺脫了劉備的劉巴徑自走出廳外,一臉厭惡的神情,把被他握了半天的手在袍子上擦了又擦。
婚後三天,從外地來賀喜的賓客紛紛告辭。劉表病重,作為本家兄弟,劉備替他來送別荊州外地的郡守。為了感謝他這些天來的操勞,劉表的婦弟蔡瑁特地擺上一席酒單獨宴請他。
宴席之上,大家又談起了天下的戰局。劉備認為應該聯合逃亡塞外的袁氏兄弟,南北夾擊,令曹操首尾難顧。蔡瑁頂不愛聽的就是這種話,趕緊岔開道:“玄德,你少年時曾在盧尚書門下讀書。他才兼文武,名著海內,言談風儀,為一代士人之楷模。今天在座有很多後生晚輩,沒有見識過他的風采,玄德,你得該給他們講一講。”
劉備年幼失怙,家境貧寒,孤兒寡母靠織蓆販履維生。後來他的母親不甘心兒子一輩子就作個小生意人,毅然拿出多年來省吃儉用攢下的錢,打發他去拜盧植為師。可是劉備天生就不愛讀書,矇混著上了三年學,結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是遼西公孫瓚。天下大亂後,劉備跟著公孫瓚起兵平定黃巾,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名。
別看劉備沒從盧植那裡學到什麼真學問,可能跟漢末最著名的儒學大師上過學,就是一輩子的談資,尤其在荊州的名士面前,可以不時地提一提。劉備於是滔滔不絕地說起了恩師當年的軼事,反正同學們都*雲散了,公孫瓚也已兵敗自殺,不管如何粉飾當年的求學經歷,也不會有人揭穿他。
“聽玄德講述先賢往事,如飲醇蓼,諸位不可不浮一大白!” 蔡瑁先喝了一盞酒,其他人紛紛附和,連連舉杯。劉備從沒見過蔡瑁對自己如此客氣過,心裡也很高興,一連喝了好幾杯。
酒至半酣,劉備向蔡瑁告罪,要離席更衣。主騎趙雲緊隨著他出來。蔡瑁說:“趙將軍一早就陪侍豫州送客,到現在還沒吃飯,該去用些酒饌了。我這裡有幾個小廝可以服侍豫州更衣。”
劉備自知是寄人籬下的客卿,從前蔡瑁對他冷淡,難得今天這樣友好,就催著趙雲去吃飯,以示信任。劉表的長子劉琦見趙雲遲疑,說道:“你去吃飯,我正好和叔父出去散散酒。”有他在劉備身邊,蔡瑁投鼠忌器,一定不敢輕舉妄動,趙雲放下心來,向他謝過。蔡瑁立刻命人給趙雲設座上菜,長亭上其他的人還在談論著桓靈年間的儒林名士和宦官外戚的爭鬥,誰都沒注意二劉離席。
見劉琦和劉備走出去,蔡瑁忍不住暗暗地笑了。曹操和袁紹相持期間,劉備幾次勸說劉表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