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揚,咱們還是關起門來……”
吳大娘扭頭對吳大叔就是一通數落:“家醜不外揚?你看你大兒子媳婦鬧都是在大門口外面鬧的,這是關起門來好好說的意思?你趕緊給我拿來,別逼我罵你啊!”
吳大叔被說得縮了縮腦袋,只好進屋去拿賬本了。
陳月娥愣了一下,她婆婆也不識字吧?咋還有賬本呢?
不一會兒工夫,吳大叔就把賬本拿來了,只見黃草紙上,歪歪扭扭地用簡單漢字還有簡筆畫,另外就是數字記著不少的東西。
吳大娘逡巡了過來看熱鬧的眾人一週,才說道:“各位鄉親,我吳大娘在咱們清水村這麼多年,還真沒啥能讓人說道的。但今天,我大兒媳婦當眾說我偏心,那我就要掰扯掰扯了!
她說她男人有好吃的有錢,都往我和老吳屋裡送。我這裡呢,也有個賬本,家裡啥進出的,一筆一筆的都記著呢,為的是年頭年尾的時候算一算對不對得上。沒想到今天倒是用上了。
大傢伙既然過來了呢,我就給大家念念,也讓大傢伙評評理,看看我們老兩口究竟吃沒吃到我大兒子的東西,用到他們的錢!”
當下,吳大娘就對著賬本唸了起來。
這不念不打緊,一念,大家都聽明白了。
吳家大兒子別說貼補老兩口了,他們家以前不做飯,都是跑吳大娘家這裡吃完了就拍拍屁股走人不說,吳大娘也心疼兒子孫子,動不動地就給大兒子家送些粗糧吃的啥的。
至於吳家大兒子給自己爹媽的?那基本沒有!
反倒是小兒子時不時的要給老兩口塊兒八毛的錢,或者從山上採了野山菌木耳的,偶爾打著了野兔啥的,孝順了不少。
聽著聽著,連預設讓自己媳婦鬧的吳家大兒子吳根也聽不下去了,上來就把陳月娥打了一頓,一邊對吳大娘說道:“媽!你別唸了!兒子知道錯了!這敗家娘們幾天不打又上房揭瓦了!等我揍她一頓,再讓她來給您賠不是!”
陳月娥登時哭得委屈得不得了,對著吳根大罵。
這過來鬧的時候,他也是默許了的,咋說翻臉就翻臉呢?
吳大娘冷冷地看他們夫妻唱雙簧,冷笑道:“你們也不用在這裡演給我看。上次你們鬧著分家,也沒分徹底。今天都鬧成這樣了,還是把家分了吧。以後,我們也不指望你們給我們養老了。你們要是有良心呢,就過來看看,要是沒良心呢,那以後老死不相往來也行!”
說罷,一甩手,回自己屋裡去了。
村裡人見熱鬧看得差不多了,也就都回家去了。
不過,這茶餘飯後的,還是說了好一段時間的。
吳家最終分了家。
陳月娥被打得回孃家去,把孃家弟弟找來,和吳根也打了一架。
不過最後,兩人還是和好了過日子。
就是沒了公婆的貼補,日子比以前要拮据了些。
陳月娥和吳根都後悔不已,但也沒法子了。
至於小黃魚的事兒,因為傳開了,大家都知道是陳琪從孃家帶過來的。
後來這話也傳回了老陳家。
姚奶奶給了陳琪一條小黃魚當嫁妝的事情,家裡的兩個兒子是都不知道的。
主要是當年沈晚雪在姚奶奶家所在的公社住的時候,陳琪替姚奶奶幫著照顧沈晚雪照顧了不少,因此,沈晚雪才特意送了兩個小黃魚的。
姚奶奶家其他孫子結婚什麼的,沈晚雪也給了五塊十塊的,當然沒有小黃魚金貴。
這事兒傳回了老陳家,因此,姚奶奶的兒子孫子就開始跟姚奶奶鬧了。
吳家鬧的事兒,夏涓涓也沒去看熱鬧,不過林玉茹去了,因此來龍去脈的也知道了個大概,心裡也是一陣唏噓。
面對利益的時候,尤其還是小黃魚這種在黑市至少可以換五十塊錢的巨大利益的時候,兄弟父子鬧成這樣子,也真是……
想想以後她家幾個小崽子要敢這麼鬧,她肯定大耳刮子扇過去,然後直接斷絕母子關係,讓他們混賬!
幸好家裡小崽子們還小,除了偶爾打打架拌拌嘴,還是比較和諧的,還操不到那方面的心。
她還是忙著在家發豆芽,做豆腐,曬冬筍什麼的。
吳家鬧完那一出之後六七天的樣子,她正忙著的時候,大門突然被敲響。
開啟一看,居然是陳琪。
陳琪哭得眼圈都紅了,哽咽著說道:“涓兒嫂子,你能……你能跟我去一趟我孃家不?我奶奶她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