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對方是哪支部隊,由誰統領?”
信使回答說:“一部分是大漢南軍,另一部分是南嶽府守軍,雙方各佔一半左右,主將是誰不清楚,敵人來的太過突然,我方潰不成軍,沒能抓到俘虜,所以不知道對方的詳細情況。”
柴江濤也怒了,對著負責情報的參贊吼道:“你是幹什麼吃的,不知道越軍打到西邊情有可原,為什麼連南嶽府守軍的調動也不知道。”
參贊一臉委屈的說:“探子送來的情報裡沒提到這件事啊,他們只是說南嶽府守軍被調出城進行佈防,具體的佈防情況要探明之後才能上報,屬下尚未收到訊息,誰能想到他們來進攻東北防線。”
賊王來到地圖前面,看著參贊們剛剛標註好的敵我態勢,皺眉說:“越軍在西便,南嶽府守軍在東北方,唯獨空出北面和東邊的結合部,這是什麼意思?”
站在後面的柴江濤搖搖頭:“我不明白,按理說應該兵合一處才對,分兵作戰容易被包圍分割,繼而各個擊破,漢帝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啊?”
賊王冷笑,拿起馬鞭指著地圖中上部,說:“仍然是聲東擊西的伎倆,誘使本王從中間調兵支援兩翼,造成北面和東面結合部出現兵力空虛,然後鐵鷹軍迅速趕來,從中間突破我軍防禦,直-搗賊王城。”
柴江濤恍然大悟,說:“好毒的計策,我就說漢帝不可能犯低階錯誤!王兄慧眼如炬,識破了敵人的詭計,可是東北防線吃緊,那裡只有馬鴻遠的一個震北堂,兩萬多人不可能擋住十萬漢軍,要是不派援兵的話,第二、第三道防線被攻破是早晚的事,到那時整個戰局都會受到影響,對我方很不利。”
賊王冷聲說:“這是漢帝的另一個陰謀,如果我不從中間調兵增援東北防線,他們就能從容的從那邊開啟一個缺口,鐵鷹軍也不用去攻擊北面和西面的結合部,直接從這個缺口鑽進來。劉啟真是好算計啊,本王偏不讓他的陰謀得逞!傳令,從東面調兩個堂的兵力支援馬鴻遠,務必要把漢軍擋在第二道防線外面,穩住我方陣腳。”
柴江濤豎起大拇指,從東面調兵是最佳選擇,雖然已經論證過漢軍不可能從東面發動進攻,但是為了保險起見,賊王在那邊放了四個堂,共計十萬人的兵力,一是為了確保萬一,二是作為預備隊,隨時補充到其他地方。
“殿下英明!”幾名參贊齊聲說。
賊王對仍然對此戰充滿信心,認為漢帝的那些小伎倆只能在戰爭之初起到一些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勝利必然屬於南山。
他繼續下令:“命令一線作戰部隊,務必要穩住陣腳,穩紮穩打。兩天後按照既定的方針開始後撤,把敵軍放進來,負責沿途騷擾的部隊抓緊時間準備,務必要讓敵人鋒芒受挫。”
“遵命!”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陳木陽按照葉雲揚的指示,秘密派出數名信使,命令擔任將領的大漢潛伏者率隊後退,就算是身後沒有敵軍,也要做出一副潰敗逃走的樣子,有追兵時更要把戲做足。
兩道不同的命令,幾乎是同時送到將領們手中的,他們心裡全都有底了,什麼穩紮穩打一邊兒去吧,當場就下令全員後撤,丟棄不必要的物資。
在他們的影響下,其他部隊也都瘋狂後撤,大家爭先恐後,生怕被敵人追上。
就這樣,原本有計劃的誘敵深入,變成了單方面的潰敗,除了東北方防線稍作抵抗之外,北面、西面一潰數百里。
負責斷糧道和沿途騷擾的部隊全都傻眼了,他們的任務是在大部隊且戰且退的前提下,從側翼或者是繞到後面攻擊敵人,大部隊跑的太快,只留給他們一個背影,把他們完全暴露在漢軍的視線中。
小股部隊對敵軍主力,用腳趾頭都能想到沒勝算,傻乎乎的衝上去是雞蛋碰石頭,別愣著了,咱們也趕緊跑吧!
漢軍在沒有遭遇像樣抵抗的情況下,一路追擊三百里,直至與王城防線的敵軍形成對峙。
出現這樣的結果,完全超乎了賊王之前的預想,什麼誘敵深入,分明是大開國門請敵人進來,以騷擾的方式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更是變成了空談。
賊王想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戰略方針和指揮都是沒有問題的,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手機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