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面,魏王伏誅。
魏王被宮廷侍衛戴上手銬和腳鐐帶走,臨出門的時候他用野獸一般的目光瞪著葉雲揚,他相信葉雲揚說的是真的,怎奈皇帝不信。
太子看著魏王的背影,搖頭說:“真是想不明白,為了出一口心中的惡氣,最後賠上王位和性命,值得嗎?”
皇帝淡然一笑,說:“他們這些人從小錦衣玉食,登基為王之後更是自信心膨-脹,認為天下沒有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朕就要重罰魏王,讓其他的藩王們好好看看,只有在他們頭頂上懸一把刀,他們才會知道害怕,才會知道王法的森嚴。”
太子點頭說:“父皇一番苦心,相信藩王們會引以為戒的,您準備怎麼處置魏王?”
葉雲揚豎起耳朵,他也很關心這個問題,之前的趙王雖然被迫退位,但並沒有被處死,而是以庶人的身份返回趙國,雖說他已經翻不起什麼浪花了,但對於葉雲揚來說仍然是個潛在的威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捲土重來。
皇帝沉吟片刻,說:“劉晟跟劉鵬程的性質不一樣,劉鵬程只是給兒子出了個主意,並沒有直接參與暗殺皇孫和陷害安平縣公,劉晟不但是投毒一案的幕後主使,而且是他親自出面收買庖廚,給庖廚提供作案的毒藥;劉鵬程雖然找人頂罪,但是到最後主動交代一切,所以朕會饒他一命,這個劉晟到死都不思悔改,最後得用騙的方式才說出實情,可謂是罪不容恕。”
皇帝頓了頓,接著說:“太子你親自擬寫朕的旨意,魏王劉晟陰謀毒害貴族,勾結他人制造假口供,夷三族吧。”
太子嘴角一抽,心道夷三族是僅次於誅九族的大罪,因為劉晟是皇族子弟當然不能誅九族,因為弄不好還要株連到皇帝頭上呢。可就算只是夷三族,也足以將魏國劉晟一脈殺個乾乾淨淨,以後誰來執掌魏國?
皇帝繼續說:“這樣吧,讓劉標去魏國當王,耀兒被害他很傷心,就當是對他的補償吧。”
皇帝說的很輕鬆,葉雲揚卻驚為天人,老傢伙太厲害了吧!一道聖旨就讓魏國從上到下變了天,原本屬於劉晟一脈的封國,轉眼成了皇子劉標的,這可是比削藩還要有效的做法。
這麼一來,皇帝削諸侯國的藩,趙國和魏國一定會不遺餘力的支援,七大藩國就無法擰成一股繩,對皇權的威脅也會小很多。
段偉昂對皇帝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幾句輕描淡寫的話就滅掉一個藩王,關鍵是魏國的老百姓會認為劉晟是死有餘辜,忠心擁護皇帝。
事情算是到此結束了,葉雲揚站起來說:“陛下,太子殿下,要是沒什麼其他事兒的話,微臣就先告退了。”
段偉昂也站起來說:“微臣還有公務要辦,也告退了。”
皇帝想也不想的說:“段廷尉可以走了,雲揚留下。”
葉雲揚不免心裡打鼓,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他基本上了解了皇帝和太子的性格,對他們的評價是一對老狐狸。
的確,這對父子實在是太精明瞭,絕對是那種把你賣了你還得幫忙數錢的主兒,想要從他們身上佔到便宜,簡直比登天還難。相比之下葉雲揚更願意跟吳俊彥、殷子時這樣的人打交道,劉雨蒔也行,小丫頭雖然比以前聰明很多,但是在他面前只有挨坑的份兒。
如果不是因為趙王和魏王太過棘手的話,他肯定不會主動進宮來找太子和皇帝幫忙。
不過皇帝大佬兒已經發話了,他不能不給面子,只好繼續坐在椅子上,等著聆聽大佬兒的教誨。
皇帝帶著太子和葉雲揚回到御書房,讓人奉上香茗,他慢條斯理的喝了幾口,冷不丁的說:“雲揚,你這幾天關心過南蠻的事情嗎?”
葉雲揚搖搖頭:“這些天一直忙著坑趙王和魏王……咳咳,是對付趙王和魏王,所以沒有太注意其他的事情,南蠻那邊是不是有什麼新訊息了?”
皇帝轉頭看著太子,太子點點頭,說:“孟霍和孟準、孟圖接連打了好幾仗,三方各有輸贏。因為是兩線作戰,蠻王孟霍基本上沒佔到便宜,反而是損兵折將,孟準在大漢的支援下、孟圖在大秦的支援下羽翼漸豐,已經站穩了腳跟。孟霍回到南蠻的時候,叫囂著一個月解決問題,可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反而他成為勢力最弱的人,如果不是孟準和和孟圖各自為戰的話,兩人聯起手來很有可能已經幹掉他了。”
葉雲揚吃了一驚:“短短一個多月,竟然發生這麼多事情?”
他原本以為孟準、孟圖根基淺,在前期會被老爹追著打,宛如喪家之犬一般,所以他才會建議皇帝不遺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