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王用狐疑的目光看著葛正良和丁原朗,如此縝密的對敵策略,連四大軍師和眾位參贊都覺得很完美,如果是某位軍師提出來的,他會覺得很正常,如果是某位參贊的傑作,此人一定會受到重用,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出謀劃策。
堂主、舵主在南山賊當中是中層將領,按照上級的指示進行佈防和打仗,主要任務是執行命令,而非研究策略,執行力是判斷一名合格將領的最高標準。
由葛正良和丁原朗提出計策,這已經讓大家很吃驚了,可現在他們竟然說是更低一級的校尉所想,簡直是不可思議。
諸葛浩宕站起來說:“啟稟殿下,本人在前些天下去視察的時候見過王啟亮,他的確是個很有戰略眼光的人,我孫女諸葛盈琪對他的評價很高,前天和昨天他都到我的府上拜訪,後來盈琪還帶著他去見了二軍師。據盈琪回來說二軍師對他也很賞識,有這事兒嗎?”
陳木陽也站起來,說:“確有此事,王啟亮是個人才,不光有戰略眼光,而且是個修煉奇才,我很久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年輕人了。策略由他提出,我一點兒都不覺得驚訝。”
賊王舒展眉頭,說:“二位軍師對他讚譽有加,說明此人可堪大用!葛正良,既然他是你的屬下,你可清楚他的底細?”
葛正良回答說:“十分清楚,他本是我麾下北土香堂的一員,負責在北面的穆陽鎮打探訊息,前陣子他的據點出了點兒事,不得不只身投奔北土香堂,在對臥虎鎮的戰鬥中顯現出非凡的一面,屬下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讓他當了校尉。上次大軍師視察我部,提醒屬下好好做功課,爭取在大會上提出有建樹的意見,屬下哪是那塊料,便把任務交給王啟亮,不曾想他真的做到了。”
賊王點頭:“原來是這樣,有這樣的年輕英才,我南山後繼有人了,何懼大漢!”
大軍師笑著說:“是啊,想要保住南山的基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賊王殿下,我有心將王啟亮收至麾下,讓他當個參贊,您看怎麼樣?”
“不可。”陳木陽持反對意見,說:“雖然他具備戰略家的眼光,但畢竟只有二十歲出頭,心智、性格等各方面都不成熟,直接擔任參贊一職無異於拔苗助長,從表面上看是重視人才,實則對人才的成長很不利。”
大軍師用很有深意的目光看著他,說:“按照二軍師的觀點,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保護人才呢?”
陳木陽朗聲說:“本人打算將王啟亮收為弟子,一邊指導他修煉玄力,一邊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讓他接觸策略方面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成長為可用之才。曾幾何時咱們南山也是英才輩出,只可惜沒有采取正確的教導方式,結果這些人全都變成了只懂得戰場衝殺的莽夫,最多當個將軍,沒有機會成為帥才。”
諸葛浩宕拍手說:“還是二軍師想的周到,要說教學生我跟你比差著一截兒呢,所以只能忍痛割愛,王啟亮歸你了。”
陳木陽對著他一抱拳:“多謝大軍師成全。”
不是諸葛浩宕大方,而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搶不過陳木陽,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然後他轉頭對著葛正良說:“就是不知道葛舵主願不願意割愛?”
葛正良受寵若驚,說:“當然,屬下一直都覺得王啟亮是個人才,留在我那邊當校尉太屈才,二軍師大人看上的他是他的福分,我一會兒就去通知他,讓他準備好禮物去您府上拜師。”
賊王見三方都皆大歡喜,笑著說:“本王要恭喜二軍師麾下再添一員精英,既然大家都同意誘敵深入的戰法,那就將此法暫定為此戰的方針。各位軍師和參贊接下來要辛苦了,你們要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爭取做到一戰滅掉漢軍主力,使之數年之內不敢再進犯南山。葛正良、丁原朗聽令,你二人獻策有功,享受參贊待遇,一同參與策略的制定。至於王啟亮,麻煩二軍師代替本王給予他獎勵。”
“遵命!”眾人同聲道。
不到一天的時間,王啟亮這三個字就已經響徹賊王城了,他應邀住進二軍師的府邸,成為陳木陽的關門弟子。
這次收徒只是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陳木陽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葉雲揚是聖祭司賀玄遠的弟子,和大祭司霍鴻等人稱兄道弟,自己金身境的武者等級根本不配當他的師傅。
但葉雲揚卻表示既然是拜師,就必須來真的,免得像諸葛盈琪和諸葛浩宕那樣,讓人輕鬆看出來他倆不是祖孫關係。
雖然還沒有十足的證據,但葉雲揚可以肯定這兩個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諸葛盈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