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大漢帝國。讓人家出了力,自然是要給予回報的,幾代先皇都給出明文規定,要求後世帝王善待諸侯國君。
所謂的善待,主要是指不能輕易對諸侯王極其子弟定罪,就算他們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也要根據大漢律法明正典刑,不能私自為其定罪,更不能在對方沒有認罪之前進行任何形式的處罰。
連處罰都不行,更別說直接動手殺人。
如果沒有這條祖制,皇帝劉啟早就下令幹掉那些背叛者,而不是明知道有些人要反叛,卻只能派兵盯防,待其公開反叛之後-進行攻伐,將其打敗然後交給刑司部門,待其認罪之後再處以極刑。
也正是因為有這條祖制,所以諸侯王們才會肆無忌憚的反叛。
他們很清楚,大漢要集中精力對付獸人和大秦,沒有閒工夫管他們,這麼好的機會,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對於劉啟的擔心,葉雲揚一點兒都不在意,說:“二位身為皇帝和皇儲,自然要尊奉祖宗定下的規矩,但我不同,我以個人的身份誅殺復辟的諸侯王,只要他們一死,不但能震懾其他有此唸的人,還能及時抽調兵力增援北務城,何樂而不為?”
皇帝的眉頭擰成了疙瘩,太子小聲說:“父皇,兒臣覺得雲揚所言在理,老話說亂世需用重典,我們以仁義之心做出的忍讓,非但不會得到反叛之人的半分感念,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朝廷無能,拿他們沒辦法,他們會變本加厲。”
“有道理。”皇帝點點頭,表情變得堅毅起來,說:“這件事就交給雲揚吧,朕相信你是個有分寸的人,能處理好。”
葉雲揚淡然一笑:“臣必不負您的重託。”
所謂分寸,他當然能拿捏好,其實很簡單,只需要遵循一個原則:任何敢於反叛和參與反叛的人,一個都不放過。
得到了皇帝的首肯,他很快組織起一支高手團,主力隊員由豐林派的耀空境和金身境弟子組成,配備十二架中型飛翼,外加十二架單兵飛翼。
吳清林原本也要參加的,因為門派擴充之後事務繁多,只能將帶隊任務交給徒弟鄭致遠。
葉雲揚邁步走進飛翼局,鄭致遠迎上來說:“小師叔,都準備好了,封號國師六人,金身境國師三十人,外加二十四名通淵境弟子,他們的任務是駕駛飛翼。”
葉雲揚笑著點點頭:“好,我們這就出發。”
以這樣的陣容,足以滅掉一個藩國的高手團,更別說是諸侯王糾集的烏合之眾。
鄭致遠問:“我們的目的地是?”
“鄭國。”葉雲揚給出答案。
“鄭國?”鄭致遠挑了挑眉毛,有些擔心的說:“鄭國曾是上七國中排名第一的諸侯國,實力不在藩國之下,我們畢竟是第一次行動,選這樣的強大對手合適嗎?”
他的意思是指萬事開頭難,想要有一個好的結果,就必須有一個好的開始,選擇稍微弱一些的對手更有把握,先打贏第一仗,用於激勵士氣,然後再選擇強大一些的對手。
葉雲揚搖頭:“既然是殺雞給猴看,當然要選擇最強壯的那隻雞,鄭國高手眾多,但他們一定想不到我們會突然襲擊,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對方必敗無疑。”
鄭致遠點點頭,對於小師叔的觀點,他從來都不會懷疑。
“出發!”
二十四架飛翼陸續升空,朝著鄭國飛。
作為曾經排名第一的諸侯國,鄭國的實力不容小覷,在綜合國力方面,二十個東平國都不見得能與之相提並論,在高手儲備方面,更是超過了好幾個藩國。
在推恩令的排山倒海之勢下,鄭國王族不得不選擇妥協,因為當時除了帝國的直屬大軍五十萬之外,還有齊國、趙國兩個藩國在一旁虎視眈眈,大有不答應削藩就滅掉你的架勢。
偌大的鄭國被分封為一百多個小諸侯國,實力被瓜分一空,鄭王風光不再。
原本他覺得這輩子再沒有翻身的機會,很可能要就此終老一生,但時間剛剛過去一年多,就發生了魔氣外洩之事,繼而出現妖獸和獸人,將大漢朝局攪的混亂不堪。
他覺得機會來了,在其他幾位諸侯王復辟行動的“鼓勵”下,他決定鋌而走險。
首先,他召喚舊部,待實力積蓄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突然下令收回之前被分封的土地、軍隊和財富,敢於不從命者殺無赦。
在這種高壓政策之下,為了保住性命,那些得到分封的王室族人只能將一切還給鄭王,僅僅幾天的時間,鄭王就收回了六成以上的領地,外加半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