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精銳漢軍,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客人。
客人們開始搭建帳篷,根據家人的數量領取各種生活物資。
營地中,一派井井有條的景象。
因為糧食掌握在漢人手裡,不聽話就要餓肚子,所以戎狄人表現的十分老實。
站在一處高地,看著臉上洋溢著笑容的族人,魯紂突然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至於上了什麼當,一時之間想不明白。
“父王,武英侯讓您過去一趟,大漢皇帝派來的人到了,據說是要封賞父親。”魯克高興的跑過來說。
魯紂一愣:“封賞?”
帶著疑惑,父子二人來到葉雲揚的大帳,看到有官員正對他點頭哈腰。
皇帝派來的是個四品官,來自兵部,名叫楊成,是太子劉榕的手下,對葉雲揚十分尊敬。
“人來了,那個長著鬍子的人就是白狄王。”葉雲揚提醒道。
楊成轉過頭,將魯紂上下打量一番,傲氣十足的說:“白狄王魯紂聽旨。”
魯紂和魯克一起跪下,道:“小王接旨。”
楊成展開聖旨,中氣十足的念:“聖諭,茲有白狄王魯紂,率領本部和戎狄各部人馬投奔大漢,實乃明智之舉,朕心甚慰!特加封魯紂為戎狄王,享受親王待遇,提領戎狄各部,魯克為戎狄王世子……”
魯克大喜,但魯紂老臉通紅,父子二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以前,魯紂削尖了腦袋想要當戎狄王,現在終於得償所願,但他非但高興不起來,還覺得這是一種羞辱。
他都離開戎狄了,現在是在大漢的屋簷下過活,要看漢人的臉色做事,再當這個戎狄王有什麼用?
再說了,只是享受秦王待遇,卻並不是親王,更不是能夠提領一方的諸侯王。
聖旨上說的很不明確,也就代表著他這個戎狄王的稱號沒什麼含金量,還不如王爵中最低一等的郡王呢。
魯克並不知道這裡面的門道,只知道老爹被封了戎狄王,自己當上了王世子,沒有人爭搶,戎狄王早晚是自己的。
楊成繼續念:“……白狄和其他部落的眾將領,全都按照大漢軍制授予軍職,各有封賞!”
聖旨很有意思,明顯的把白狄部落和其他部落分開。
這是葉雲揚的建議,在這之前,白狄王收服了所有過來投奔的人,將他們全都變成白狄族,那些人為了混飽肚子和有個棲身之所,只能選擇答應。
而現在,聖旨上雖然沒有明說,但透露出一個意思,那就是其他部族和白狄是平起平坐的。
這麼做是為了起到分化的作用,加上葉雲揚的暗中支援,那些原本就聽從他命令的降將,已經做好了徹底脫離白狄的準備。
很快,魯紂就發覺自己說的話不如以前好使,明明是發號施令,部將們當面答應的很好,但是一轉身,就會跑到漢軍那邊詢問,如果漢人不同意,他們是絕對不會執行的。
不光是其他部族的人這麼幹,就連很多白狄籍的將軍也加入進去,他們對漢人言聽計從,卻處處跟魯紂過不去。
僅僅七八天的時間,魯紂就發現還聽從自己號令的隊伍,加起來不過十餘萬人。
最關鍵的是,魯紂本人也要聽命於漢人,因為糧草牢牢的把控在漢人手中,這可是一支大軍的命脈所在。
葉雲揚告別山谷,乘坐飛翼趕往帝都。
他留下鄭致遠和陳世萊,讓二人押送李忠等人從陸路返回,沿途務必要保證安全,而且不能走漏風聲。
大漢皇宮,御書房。
皇帝聽完葉雲揚的奏報,笑著說:“雲揚啊,你這次又替朕立下大功!雖說戎狄人最後還是敗給了大秦,但是大漢得到二百多萬人口,和四十萬戎狄士兵,等他們穩定下來之後,就會被派去守護北方防線。”
經過加固後的北方防線,就算是鬼面軍團過來挑釁,也能保證高枕無憂。
葉雲揚謙虛一笑:“臣只是順勢為之而已,大秦能那麼快戰勝戎狄,確實讓人覺得始料未及,本以為他們會在這一場仗中消耗甚多,沒想到最後輕鬆獲得勝利。”
嚴格說來,如果沒有他的那些謀劃和從旁幫忙,鬼面軍團不可能這麼快打贏戰爭。
皇帝擺擺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事與願違的事情時常發生,畢竟我方未曾參戰,無法把握戰爭的程序。對了雲揚,這批戎狄人你打算怎麼處置?”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這是一句經過歷史考證的真理,皇帝有所擔心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