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掌教點頭說道:“不錯,數日前她由登封路過,曾來過少林。”
聶小倩問道:“但不知她帶了多少隨從?”
大悟掌教道:“沒有多少人,只不過幾名侍婢與幾名護衛!”
聶小倩道:“她在少林停留了多久?”
大悟掌教道:“同有多久,半日不到工夫就下山去了。”
聶小倩沉默了一下抬眼說道:“掌教可曾問過她,她出京是幹什麼的?”
大悟掌教道:“這個貧衲曾問起過,據她說是靜極思動,想到天下各處名山大澤或名勝古蹟之地走走!”
聶小倩點頭沉吟未語。
大悟掌教卻忍不住注目問道:“夫人突然問起和坤這位如夫人,是……”
聶小倩截口說道:“掌教恐怕還不知道,她所到之處儼然欽差大臣,作威作福,不可一世,而且殘害忠良……”
大悟掌教詫聲說道:“竟有這等事,不過,夫人,以和坤在朝的權勢,他的如夫人殺幾個地方官,那該不算什麼!”
聶小倩點頭說道:“話雖這麼說,我總覺得她這趟出京,不太平常!”
大悟掌教道:“夫人,像她這麼一個人,還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想到哪兒去就到哪兒去?有道是:‘侯門一入深似海’。她在那相府中待久了,想出來走走,這也是自然的事。”
聶小倩道:“固然不錯,可是她殘害忠良,縱容奸佞,卻不像個到處遊山玩水,遍朝名山的人,倒像個奉命巡視各處的密使!”
大悟掌教笑道:“夫人,和坤是個怎麼樣的官?殘害忠良,縱容奸佞,那是當然之事,也許暗中授受他這位如夫人,在遍朝名山之餘,清除異己,培植他的私黨也未可知!”
聶小倩點頭說道:“對,不是可能,而是必然如此!”
大悟掌教笑道:“滿清朝廷中有和坤這麼一個人當權,這正是咱們求之不得的事,夫人何妨任她怎麼做去?”
聶小倩笑了笑,道:“我正是這個意思,要不然第一個那和坤我就容不了他!”
大悟掌教道:“有道是:‘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和坤就是妖孽,如今他這位如夫人又在外興風作浪,推波助瀾,以貧衲看,滿虜朝廷的氣數,是差不多了。”
聶小倩含笑點頭說道:“但願如此!”
交談至此,門外少林弟子來報,齋飯已經預備好了,恭請夏大人及朱少俠膳堂用餐。
大悟掌教聞報離座讓客。
聶小倩與朱漢民也未客氣,相率起身出了禪房,由大悟掌教陪著往膳堂行去,走了幾步,大悟掌教突然笑道:“有件事貧衲尚未告訴夫人,和坤的這位如夫人頗為好佛,也慷慨大方得很,臨走還捐噌少林近千兩香火錢。”
聶小倩“哦”地一聲說道:“近千兩香火錢,足可再建一座少林寺了!”
大悟掌教笑道:“可不是麼?所以貧衲說她頗為好佛,也慷慨大方得很!”
朱漢民突然插口說道:“恐怕那不是真的好佛,而是有意地擺擺闊氣,也稱不得慷慨大方,千兩銀子在和坤來說,那該是九牛之一毛,民脂民膏捐為香火,那也無非是想藉此贖點罪罷了。”
大悟掌教哈哈笑道:“對,對,對,少俠簡直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進了膳堂,用過齋飯,大悟掌教又陪同聶小倩與朱漢民母子在少林古剎各處走走。
※瀟湘書院掃描、獨家連載
大鼻鬼OCR※
第二十一章
對談菩提經
嵩山為五嶽中之中醫,為中國文化史上第一大名山,詩經載:“嵩高維嶽,峻極於天。”白虎通載:“中嶽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日嵩高。”周圍約百餘里。
嵩山之側為太室少室二山,太室有三十四峰,明博梅作“太室十二峰賦”,合為三十六峰,少室也三十峰,高皆略相伯仲,亦文人的謳歌之辭。
其實,嵩山頹而不奇,其風景形勢遠遜於泰山、華山,不過因為古代洛陽為政治中心,中嵩三闕,年代幽遠堪稱古中之古,唐王維有歸嵩山詩云: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流水如有意,暮會相與遠。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迢嵩山下,歸來且閉關。
足見當時學人以歸嵩山為樂事。
嵩山並不峻拔雄奇,但名跡之古,則無出其右者。
像中嶽廟建立於漢安帝五年,唐武則天登嵩山,住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