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章先見洪德皇帝終於說話了,他精神一振,覺得自己的話,終於打動了這位南朝天子。 他低著頭,有些興奮的繼續說道:“陛下,聖人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兩國承平七十年,兩自相安,甚至屢有通婚,我大齊出雲公主,如今正是陛下的貴妃娘娘。” “如今南朝北上,驟然動兵,引得屍山血海,血流漂杵,徐州以及山東的百姓,都跟著飽受兵禍,連帶著河南一帶,百姓們都不得不從軍出征,死傷累累。” “這是不義之師!” “如今,我大齊天子,願意摒棄前嫌,與貴國交好,甚至願意割讓山東一省,請陛下您下令罷兵,貴我兩國,就此和談,從此兩相交好,永為兄弟之邦。” 趙相公聽到這裡,眉毛直跳,他也沒有忍著,直接站了出來,怒聲道:“我王師收復失地,竟成了不義之師了?那七十年前,胡人南下的時候,難道便是仁義了?” 章先昂著頭,對著趙昌平拱手道:“昌平公,東北真龍入關,七十年前的事情了,可以說是命中註定,南陳憲宗皇帝之後,貴我兩國已經交好並且通婚,也就是說,貴國已經承認,兩國以淮河為界,二分神州。” “既然已經承認,突然興兵來犯,自然就是不義。” 章先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而且,貴國非止一次興不義之師,在我大齊的永平二十八年,也就是貴國的洪德七年,貴國便莫名興兵,犯我疆界。” 這位北齊使者侃侃而談:“不過,這些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義與不義,千秋之後,史書與後人,自有評說。” 趙昌平有些生氣,還要再說,帝座上的皇帝陛下突然笑了笑,開口道:“趙相不必跟他吵,且讓他繼續說就是。” 趙昌平這才低頭,手捧朝笏,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洪德皇帝臉上露出微笑,繼續說道:“使者,你我雙方已經打了好幾年了,從朕這裡說,收復祖地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今你在這裡說歪理,朕也不駁你,朕只問你一句。” “所求何事?” “自然是和談。” 章先連忙低頭道:“陛下,我大齊天子已經明言,罷兵之後,不止山東出讓給貴國,河南的事情,也可以在桌上慢慢談。” 皇帝面色平靜,開口道:“和談倒是可以和談,不過,既然是貴國主動求和,朕也要提個條件。” 皇帝悠悠的說道:“這兩年打打仗,的確有些勞民傷財了,朕也覺得頗為耗費國力,使者方才說,咱們是兄弟之邦,那麼朕也就不跟使者要降書降表了,只需要貴國補償我大陳這幾年所有的軍隊開銷,朕立刻撤兵,罷兵和談。” 章先眼皮子直跳,嚥了口口水:“陛下要多少?” 皇帝看向趙昌平,笑著問道:“趙相跟他說。” 趙昌平大步邁出,昂著頭說道:“兩年以來,朝廷在北伐一項上,支出了超過兩千萬兩銀子,至於軍糧,更是不計其數。” “如果原價賠償,貴國須賠償我大陳兩千五百萬兩現銀。” 章先聞言,站在原地,臉色鐵青。 過了許久,他才深呼吸了好幾口氣,艱難說道:“陛下,這些事情外臣沒有辦法做主,需要回燕都,請示我大齊天子。” 洪德皇帝滿臉笑容。 “那使者自行回去就是。” 章先再一次低頭。開口道:“陛下如果真的有心和談,請先罷兵,這樣外臣回去,才好與我朝天子交代。” 皇帝陛下懶洋洋的說道:“和談未成,為何要罷兵啊?” 章先咬牙:“先罷兵,才好和談!” 皇帝陛下臉上的笑意收斂,也沒了再逗這人的心思,冷著臉說道:“既然如此,就先不要談了。” “來人,請使者出去。” 兩個金殿上的大漢將軍上前,將章先帶了下去。 章先大聲叫嚷。 “陛下,再打下去,貴我兩國只能兩敗俱傷,屆時要是韃靼南下,神州覆滅,只在頃刻之間!” 再被拽出金殿的那一刻,這使者兀自大叫道:“我不信你們南陳,真就錢糧無盡!” 很快,他被拖了出去。 皇帝陛下坐在帝座上,環顧左右,淡淡的問道:“今日朝會,還有事嗎?” “沒事就散了罷。” “陛下。” 一個頭發白了大半的老臣,出班低頭。 皇帝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常師有話要講?” 常縉,先帝朝的大學士,也是洪德皇帝的蒙學恩師。 不過他在楊敬宗時期,被楊相打壓,五十多歲就稱病告老,離開朝堂,四處講學,做學問去了,不再朝廷掌事,最近才回的建康。 當然了,即便年輕的時候,他也沒有怎麼掌過事,屬於偏學術的官員,不過因為跟皇帝有師徒名分,屬於正經的帝師,他地位很高。 常縉低著頭,開口道:“陛下,老臣想問一問趙相…” 他嘆了口氣,開口道:“朝廷到底還有多少錢糧?”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