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距離燕都,的確只有八百里了。 不過這八百里,並不那麼容易邁過去。 沈毅呵呵一笑,開口道:“是隻有八百里了,不過前面,還有數十萬北齊大軍,在等著咱們。” 從洪德十三年沈毅正式北上以來,只計算沈毅消滅敵人的力量,加在一起,已經在十萬人以上了。 這個數目,絕不算少。 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算不上很多,因為北齊還沒有開始梭哈模式。 一旦齊人覺得,已經到了面臨亡國的處境,他們會不顧一切的,歇斯底里的爆兵。 到時候,什麼經濟,什麼政局,就都不在考量之中了。 北齊一定會強徵百姓入伍。 糧餉不夠,便在所到之處劫掠,做最後的掙扎。 而之所以齊人現在還算冷靜,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覺得還有的打,甚至是還有的談。 凌肅看了看濟南城,隨即微微低頭道:“末將從前在臨海衛的時候,心裡想著的都是如何能把臨海衛維持下去,從沒想過有一天,能夠像現在這樣平步青雲。” “後來加入抗倭軍,也只想著能夠驅除倭寇,同樣沒有想過今日,能夠目睹北邊的濟南城。” “末將相信,終有一日…” 他低聲道:“沈公會帶著咱們,看到燕都城。” 沈老爺揹著手,同樣目視濟南,靜靜地說道:“咱們一路能夠取勝,靠的並不是戰力比齊人強了多少多少,最初打徐州的時候,很大程度是靠著取巧。” “而現在,能全面佔據上風,是因為得民心。” 他回頭看向凌肅,正色道:“所以說打仗只是軍事的一部分,軍隊建設是同樣重要的另一部分,如今我們到了濟南城下,凌將軍回去之後,要更加約束下屬,嚴肅軍紀。” 凌肅恭敬低頭。 “末將遵命!” 沈老爺想了想,繼續說道:“濟南西邊,就交給你了,你有餘力,可以同時盯著濟南北邊。” “至於右路軍的何時攻城,和怎麼個打法,要你跟蘇定在一起,好好商量,我就不過問了。” 凌肅再一次低頭道:“末將這就去尋蘇將軍,商議這件事,” 沈毅默默點頭。 “你去罷,我在這裡再待一會。” 凌肅抱了抱拳,轉身走遠。 沈毅依舊站在原地,遠望濟南城。 過了片刻,駱勇悄悄出現在沈毅身後,低頭行禮:“司正。” 沈毅回頭,對著他笑了笑,開口道:“事情怎麼樣了?” 駱勇低頭道:“司正,城裡的齊人,似乎發現了咱們在城裡有動作,這兩天時間,城門封鎖愈發嚴格,城裡的人,已經很難出城了。” “咱們邸報司的人,也沒有辦法出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好在這幾年,學會了一些特殊的手法,總算是傳了一些訊息出來。” “濟南城裡的百姓們,如今大多已經知道司正在山東各府分地的事情了,不過…” 駱勇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不過城裡的百姓們,農戶不多。” “他們不太可能,能直接對齊軍動武。” 不管是在哪個時代,城裡的人都是相對富裕的一批人。 例如當年沈毅沈恆兩兄弟住在江都城,那時候沈家,或者說沈章一家,事實上已經從士族淪落成寒門。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家的生活,依舊是農村或者郊外的農民們,無法企及的。 濟南城的情況也是如此。 雖然淮安軍分地,實實在在的普惠大眾,但是真正得到最多好處的,並不是城裡人。 這個時候,淮安軍在山東各府,隨便徵兵,只要養得起,想徵多少就可以徵多少,但是這種影響力,並不足以影響到濟南這種省城。 或者說即便影響到了,也不可能讓省城裡的人為了淮安軍,去跟如狼似虎的齊軍搏命。 這些都是意料中事,沈毅並不覺得意外。 沈毅拉著駱勇,在附近找了個木樁坐了下來,笑著說道:“從一開始,就沒有指望城裡的人,替咱們去跟齊人搏命。” “只要他們能在城裡,多說說話,多議論議論。” “就能夠在關鍵的時候,幫上咱們一把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開口道:“想辦法給城裡傳訊息,就說無論軍民,俱是漢民,歸降之後,朝廷一視同仁,往事不咎…” 駱勇一怔,隨即想明白了沈毅話裡的意思,他低聲道:“沈公的意思是?” “心裡明白就好,不必說出來。” 說到這裡,沈老爺對著駱勇微笑道:“駱司務事情辦的很不錯,等濟南的事情完了,我便原原本本的把你的功勞報上去。” 說到這裡,沈老爺輕輕嘆了口氣:“只可惜你在邸報司,至多也就是我把這個司正讓給你,如果你不在邸報司,這些功勞,足夠你升到四品了。” 邸報司司正一職,現在是個五品官,由沈毅兼任。 駱勇誠惶誠恐,低頭道:“屬下能跟隨司正,替司正辦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便心滿意足了,萬萬不敢奢求其他…”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