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皇城皇宮一處偏殿裡裡,昭武皇帝神色平靜,坐在自己的的位置上,在這處不起眼的偏殿之中,坐著大將軍郎琰,大將軍諾勇,以及昭武皇帝的三個年長的兒子。 昭武帝比洪德皇帝年長几歲,今年已經三十二三歲了,他們這些出身皇室的,播種向來很早,此時他最年長的庶長子,已經十六歲了。 即便是嫡子,也已經十三歲。 此時,兩個十五六歲的兒子,和一個十三歲的嫡子,都被叫到了這裡來。 郎琰深呼吸了一口氣,低聲道:“皇上,賊人三路逼近,估計用不了幾天,就要把燕都圍住,現在城裡還有數萬禁軍,破敵雖然不易,但是護送皇上您返回盛京,絕沒有什麼問題。” 昭武帝淡淡的說道:“朕說過許多次了,朕不會離開燕都。” “今天叫你們過來,是把朕這三個兒子,託付給你們兩個人。” 他看向郎琰跟諾勇,咳嗽了一聲之後,開口道:“今夜,你們兩個人就帶著他們離開燕都。” “城裡剩下的幾萬禁軍,已經全部是漢軍,這些人帶到關外去沒有什麼用處,也未必願意跟咱們去關外。” 昭武皇帝再一次咳嗽了一聲,緩緩說道:“城裡剩下的將領,都是相對值得信任的,他們會領著這些漢軍,與城外之敵奮戰到底。” 說到這裡,昭武帝回頭看向自己的三個兒子,沉默了一會兒之後,開口道:“本來,按照他們漢人的規矩,朕應該立嫡子為繼任者,但是你們年紀太小了,這個時候,朕必須要選一個曉事的,來主持局面。” “老大。” 大皇子趙玄,跪在昭武帝面前,低頭垂淚:“父皇。” “朕現在,立你為大齊的後繼之君。” “聖旨詔書,朕已經備好了,皇帝印信,也由你一併帶去盛京。” 昭武帝一口氣說完這幾句話之後,然後扭頭看著郎琰還有諾勇,面無表情道:“舅舅,諾大將軍。” “朕殉國之後,你們二人便是新朝的顧命大臣,輔佐新君坐穩大齊帝位。” 退到關外之後,北齊實際上就是名存實亡了,但是在他們這些朱裡真人口中,肯定是不能就這麼承認的。 因此,該說大齊還得說大齊。 昭武帝之所以選擇這兩個人做顧命大臣,是因為現在北齊或者說朱裡真的大部分殘存兵力,都在他們二人手中,有他們輔佐,他的兒子才能坐穩那個位置。 尤其是郎琰。 郎家與昭武帝一脈,是有著密不可分的利益繫結的。 因此,郎琰一定會盡全力輔佐這個新主子,以鞏固自己,鞏固郎家的地位。 甚至,昭武帝原本打算在宗室之中選擇良主帶領朱裡真人東山再起,也是在郎琰的強烈反對之下,改從兒子中選擇繼承人。 二人跪在昭武帝面前,深深低頭,都是各自垂淚:“臣遵命。” 皇帝這才點頭,他對著自己的大兒子招了招手,趙玄跪在地上,一路爬到自己父親面前,已經是滿臉淚水。 皇帝看著他,默默說道:“朕要叮囑你幾件事情,你將來若有能力,一定要去辦。” 趙玄滿臉淚水:“父皇,您跟我們一起出關罷…” 昭武帝很堅定的搖了搖頭,低喝道:“聽真了!” 趙玄這才低著頭,不敢說話了。 昭武帝深吸了一口氣,抬頭看向身後眾人,四個人立刻會意,都默默離開,不敢偷聽父子二人的對話。 皇帝看著自己的大兒子,緩緩說道:“朕沒有把清淨司送去關外,而是把大部分留在了關內。” “將來,你哪怕處境再如何艱難,清淨司的錢物不能斷了,一定要把他們養起來。” 昭武帝頓了頓,聲音沙啞:“朕這一生,敗在沈七手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內衛,還有他們的邸報司。” “但是他們漢人能用這種卑劣的手段,來引得大齊內部人心浮動,將來我們大齊,自然也可以用,玄兒你記住了。” 昭武帝一字一句的說道:“沈七現在已經功高震主了,將來他與洪德帝之間的矛盾,必然越積越深,清淨司要從這方面入手,盡力挑撥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 “同時,你在盛京,要練兵屯糧,積攢力量。” “一旦南朝內部的矛盾爆發,大齊恢復的機會就來了,到時候咱們朱裡真人,未必就不能再一次入主中原。” 趙玄淚流滿面,低頭道:“兒臣謹記於心。” 昭武帝眯著眼睛,繼續說道:“還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記住。” “沈七這個人,殺與不殺要考慮形勢,但是有兩家人,清淨司要每時每刻都把他們當成必殺之人。” 趙玄低頭垂淚:“請父皇明示。” 昭武帝狠狠拍了拍桌子,咬牙切齒:“第一家,就是賤人趙雄一家!清淨司如果有機會,要不惜一切代價,去殺他們的家裡人,能殺一個是一個!” “除非大齊有一天再不復存在,不然這個追殺,永不止歇!”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