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府府治臨海縣,距離建康整整一千里路。 沉毅一行人是坐馬車前往,趕路的速度比騎馬慢上很多,每天差不多也就走個一百來里路,等到一行人來到台州府臨海縣城門口的時候,已經是九天之後的上午了。 這會兒,原本近五十人的隊伍,只剩下了四個人,大部分人都分批進了臨海縣以及台州府的其他各縣,還有一些人被派到了更遠的地方,比如說廣州府。 剩下的四個人,就是沉毅與李穆二人,還有兩個貼身保護的晉王府家將。 四個人都是便衣,並沒有亮明身份,一路趕路已經非常疲憊,進了城之後便在縣城裡找了個客店歇腳。 洗漱一番,又睡了個午覺,到了傍晚時分,兩個人才養足了精神,在客店裡叫了一桌酒菜,一邊吃飯一邊談事情。 這會兒,兩個家將就在門口守著,兩個人的談話,基本上不會被任何人聽去。 世子殿下這會兒敬了沉毅一杯,仰頭飲下之後,搖頭晃腦的說道:“這吳語真是難懂,進了城之後,沒有幾句話聽得明白的。” 沉毅微笑道:“明日裡,我便給兄長找個本地的嚮導,這樣就溝通無礙了。” 兩個人沒有表明身份,因此一路上都以兄弟相稱。 李穆一愣,隨即啞然一笑:“差點忘了,子恆你是半個地主了。” 台州府的邸報司,在兩個多月前就已經辦了起來,在這裡主事的是邸報司情報處四組的組長鄭虎。 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邸報司在臺州府多少積攢了一些勢力,別的不說,找幾個本地人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我哪裡算是什麼地主?” 沉毅微笑道:“此地距離建康足有千里之遙,地方上的勢力盤根錯節,外部力量短時間內很難滲透進去,本來我想著我自己先進城看一看,兄長你在外面觀望觀望,不曾想兄長同我一起進來了。” “這要是給人家發覺了,咱們兄弟恐怕都出不去這台州府。” 李穆微微一笑,開口道:“放心,有為兄在,一定保你安全。” 見他自信的模樣,沉毅也稍稍放下了心。 不管怎麼樣,有這位世子殿下在,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兩個人喝了幾口酒之後,李穆這才看向沉毅,開口道:“說起來,子恆你還沒有跟我說,咱們為什麼要頭一個到台州府?” 李穆有些好奇:“因為台州府有大魚?” 沉毅微微搖頭。開口道:“兄長,沿海諸州府之中,邸報司已經拿到了不少地方大家族通倭的實際證據,但是獨獨這倭患嚴重的台州府,年年有倭寇進犯,但是邸報司在這裡活動了兩個多月,硬是一點切實的證據都沒有拿到手。” “處理這些地方上的大家族,最重要的是不能打草驚蛇,因此要從最難啃的地方入手。” 李穆伸手給沉毅倒了杯酒,笑著問道:“那應該怎麼入手?” “我不知道。” 沉毅微微搖頭道:“正因為沒有什麼頭緒,所以才要先到這台州府來。” 說著,沉毅從袖子裡掏出兩張寫滿字的白紙,放在了李穆面前,開口道:“兄長請看,這是台州知府袁淵和臨海知縣鄧泉的資料,已經儘可能詳盡了,今天中午邸報司的人才送來的。” 李穆接過去看了一眼,然後若有所思:“這知府到任兩年,另一個知縣才到任不到一年,這兩個人…” “會跟當地家族有勾聯麼?” 聽到李穆這個問題,沉毅微微搖頭。 這位晉王世子,不是說能力不行,也不是說他不夠聰明,實在是從小到大生在建康,長在建康,不瞭解地方上官紳們的生存邏輯,也不理解底層官員是個什麼模樣。 沉毅微微低頭道:“兄長,不要說一年,新官到任兩三天,這些地方上的大宗族,就會爭相宴請交好了,如果鐵了心跟地方上的鄉紳家族對著幹,恐怕兩三個月就要捲鋪蓋走人了。” 李穆皺眉:“知縣倒也罷了,知府也是如此?” “都是一樣的。” 沉毅無奈的說道:“自古皇權不下鄉,誰想當個安穩官,都離不開這些地方上的人,地方官場,只有四個字。” “互相妥協。” 聽到沉毅這句話,李穆先是一怔,然後啞然一笑:“子恆你這四個字,不止是放在地方上管用,放在建康,似乎也說的通,只是互相妥協的物件不同而已。” 兩個人推杯換盞,一直喝到深夜,第二天天色大亮,兩個人才從床上起來,這個時候,一個叫做楊五的年輕人,已經在客店門口等著了。 這人跟台州府本地人,官話說的也不錯,是邸報司找來給沉毅兩個人做嚮導的。 有了個能說官話的嚮導,溝通起來那就容易多了,兩個人帶著兩個家將,一共五個人結伴走在臨海縣城裡。 臨海縣靠海,賣海貨的自然不少,有不少建康見不著也吃不著的海鮮,讓兩個沒有到過海邊的人都大開眼界,看了一些海貨之後,一旁的楊五見兩個人感興趣,便用本地話替兩個人問了問價格。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