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能大老遠把沉毅叫回來,並且說出讓沉毅勸他這種話,說明這件事,在皇帝那裡其實已經過了。 因此說服皇帝不是什麼難事。 主要是說服他媽。 可是沉毅,與宮裡那位太后娘娘,不僅素未謀面,而且毫無瓜葛。 他沒有任何把握勸服她,讓這位太后娘娘同意朝廷在地方上造炮造船。 畢竟沉毅雖然沒有見過孫太后,但是從孫太后強勢把出雲公主趙穎納進宮裡做貴妃這件事情來看,這位太后娘娘,多半是個保守派。 這並不奇怪。 就算是把沉毅放在孫太后那個位置上去,如果沒有兩世記憶加成,他沉某人多半也會成為一個保守派,一切以皇位傳承要緊。 想到這裡,沉毅深呼吸了一口氣,抬頭看了看皇帝,開口道:“陛下…這造船造炮的事情,臣只是稍微提了一嘴,既然朝廷已經有成例,由兵部跟工部負責船炮,那麼地方上造船的事情…” 說到這裡,沉毅抬頭看了看沉毅,小心翼翼的問道:“要不然…算了?” 小皇帝愣住了。 他知道沉毅是個能言善辯之人,他已經做好了被沉毅說服的準備,然後再帶著沉毅去坤德宮勸服母后,這樣沉毅在之前那封信裡寫的構想,將會逐步完成… 而現在,沉毅卻要放棄了? 小皇帝沉默了一會兒,他抬頭看向沉毅,皺眉道:“沉卿是覺得讓地方造船炮的想法不可取,還是覺得這個想法行不通?” 不可取的意思是,方案有問題。 行不通的意思是,方案通不過。 沉毅微微低頭道:“陛下,臣覺得這件事幹不成。” 皇帝再一次皺眉:“既然你覺得幹不成,為何還要給朝廷上書,還要給朕上書?” “在沿海成軍,是陛下您的意思,有了陛下的首肯,我等盡心竭力去做,才勉強做出了一些成績,可如果有些事情,連陛下您這裡都有些猶豫,那麼且不說能不能推行下去,即便推行下去啊,朝廷也可能迫於種種壓力朝令夕改。” “與其平白耗費人力物力,不如就當這件事從來沒有人提過。” 沉毅躬身道:“陛下,我抗倭軍已經在沿海數次大敗倭寇,即便沒有堅船利炮,相信假以時日,倭寇也不敢再登陸我大陳國境,若照此說,東南倭患便可以算是結束了。” “陛下清理倭寇的想法,也算是大功告成。” 被沉毅夾槍帶棒的話一說,小皇帝明顯臉色不太好看了,他抬頭看著沉毅,怒聲道:“朕要的不止是平息倭患,朕要的更是一支精銳的水師!” 他看著沉毅,目光灼灼:“沉卿,你這番話已經說動朕了,等再晚一些,朕帶你去坤德宮給母后請安…” 提起太后,這位小皇帝臉上,也閃過了一絲畏懼。 沉毅把小皇帝的表情看在眼裡,他緩緩說道:“陛下,這天下姓李,您才是咱們陳國的皇帝。” “臣以為盡孝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碰到國家大事,陛下不必不敢說話。” “這種事情,如果陛下想爭,臣自然可以作陪,但是要爭,也只能陛下自己去爭。” 沉毅沉聲道:“陛下不去爭,我等臣子,如何能與太后娘娘去爭?” 小皇帝沉默了。 甘露殿裡,皇帝陛下默默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他低頭喝了口茶水,然後重新看了看沉毅,自嘲一笑:“這讀過書的,就是不太一樣,騙也不好騙了。” 說完這句話,皇帝默默的說道:“朕對沉卿出去這幾個月發生了什麼很是好奇,這樣罷,反正你也回來了,就在這甘露殿裡,朕問你什麼你說什麼。” 沉毅點頭稱是。 就這樣,皇帝陛下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詳細問了沉毅不少關於抗倭軍成軍的過程。 這些都是沉毅親身經歷的,回答起來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他神色從容,一一作答。 把該問的問題問完了之後,皇帝就又沉默不說話了。 甘露殿裡,氣氛陷入了些微的尷尬之中。 皇帝陛下消化了一番沉毅說的話之後,他看向沉毅,問道:“給你幾個火器作坊,再給你建幾個船塢,你就能保證比工部兵部做的要好?” “臣…” 沉毅實話實說道:“不能保證。” “很多戰船,本身已經足夠精巧,我朝火炮,也已經非常成熟,老實說,這些東西到了地方上之後就,未必就會比六部做的更好,但是…” 沉毅沉聲道:“但是陛下,六部的老爺們,每日坐在衙門裡,出入乘轎,往來貴人,就連京城工部兵部的匠人們,也見不到沿海倭寇登陸的慘事,不知道倭寇是個什麼打法。” “臣覺得,這些作坊到了地方上之後,最起碼可以因地制宜的進行改造,這樣的話,對於整體戰力,肯定是有提升的。” 沉毅沉聲道:“目前,臣就有一個構想,那就是儘可能的把火炮做小一點,射程儘量長遠一些,然後再列裝戰船。” 這裡必須要說的是,這個時代的戰船上,是有火炮的。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