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永嘉城之後,沉毅很快進入到了工作狀態。 而且他現在做事的時候,比起從前理直氣壯了不少。 因為他從前那個身份,有些尷尬。 他之前是邸報司司正,在南下的過程中,身上其實是沒有任何職事的,非要硬說有的話,當時他可以說是欽差李穆的“幕僚”。 也就是顧問之類的角色。 而現在,沉老爺搖身一變,成了朝廷過來督造戰船的兵部老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名正言順的許多。 首先,就是這些匠人們的待遇問題。 沉毅先是詢問了兩個管事太監這些匠人們先前的待遇,然後又去看了看抗倭軍賬上還剩多少錢,最後跟李穆商量了一下,最終決定把匠人們的基本月錢定在二兩銀子。 這是基本的收入,一些高階一些的匠人,會按照一定比例多給。 不過即便是這個基礎收入,相比較這些匠人之前在朝廷的收入,已經多出了八成左右。 除了這些基本薪資之外,沉毅還計劃籌建一些獎勵措施,比如說建造火器的過程中,碰到了什麼難題,只要有匠人能夠解決,便獎勵一筆錢出去。 當然了,如果有人能直接發明出更好的火炮,便直接給出去一大筆錢。 以目前抗倭軍的財力,是支撐得住的。 暫時定下了這些工作計劃之後,沉毅便在永嘉城裡找到了欽差李穆,跟他大致說了一番自己制定的方案。 李穆這個欽差,最大的優點就是聽話。 他大概的聽了一遍之後,便笑著點頭道:“這些事情,子恆可以自行決定,不必來問我,抗倭軍的錢,都在那個杜太監手裡,回頭我跟那老太監打個招呼,只要子恆你去拿錢,一概批准。” 沉毅無奈一笑:“世子倒是省心了。” 他頓了頓之後,繼續說道:“除了這些匠人的俸祿安排之外,還有就是船塢到底建在哪裡的問題。” “事先,我已經託邸報司的人問過了,台州府與溫州府,還有一些沿海的州府,都是有船廠的,不過最大的船廠,卻是在明州府。” “我的意思是…” 沉毅微微低眉道:“如果在沿海,原地起一個船廠出來,就有些太費時費力了,不如在這些沿海的船廠裡找一個大一些的,或買或徵…” “直接用這些現成的船廠做咱們的戰船船塢。” “不過具體選址,還是要世子您拿主意。” 李穆這會兒,身上的傷勢已經大好了,他站了起來,笑著看向沉毅,開口道:“選址這種事情,當然要去實地看過才能決定,本來我應該跟子恆你一起去跑跑看看的,但是再過幾天,我便要繼續南下巡海了。” 他從袖子裡掏出自己的玉牌,放在沉毅手裡,微笑道:“這船塢的事情,就由子恆你全權負責罷,你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 沉毅看著手裡的玉牌,有些無語。 因為他心裡明白,這位晉王世子之所以這樣放權,純粹是因為謹慎,因為不想在這趟巡海的差事中,受到皇帝的碰到猜忌。 所以,這些具體的事務,他都是能避則避,連抗倭軍的軍隊建設,也從來不肯參與半點。 更離譜的是,在沉毅離開溫州回建康的這一個月當中,這位欽差大人便藉著養傷的藉口,硬生生的在溫州府躺了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的過程中,他就這麼靜靜的在這座莊園裡待著,連一次抗倭軍軍營都沒有去過。 因此,這一趟差事,絕大多數的事情,都壓在了沉毅肩膀上。 這不止是李穆的態度問題,也很有可能是皇帝陛下想要看到的局面。 見沉毅沉默不語,李穆拍了拍沉毅的肩膀,微笑道:“不要多想,我南下巡察沿海,乃是完成陛下交託的差事,爭取在福建廣東一帶,多抄幾個通倭的奸商賊族,多給子恆你搞點軍餉。” 沉毅張口想說點什麼,但是還是沒有說出口,他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嘆了口氣道:“世子,聽說福建廣東一帶,宗族勢力比其他地方團結得多,你非要南下,那就多帶點人手過去,如果碰到事情,就當是鍛鍊新兵了。” “好。” 李穆爽快點頭,微笑道:“聽說抗倭軍現在人手已經有兩千多個人了,明天我去見一見凌千戶,讓他給我這個指揮使分一半人手,讓我帶著繼續南下。” 有一千多軍隊帶在身邊,就怎麼也不用擔心地方勢力搞事情了。 沉毅默默點頭,然後問道:“世子什麼時候動身?” 李穆看了沉毅一眼,微笑道:“看情況,如果子恆你明天就要拉著我去搞什麼戰船,那我明天一早就動身離開。” “如果子恆你過幾天再搞戰船,那我就再歇息兩天。” 沉毅啞然無語。 接下來,他跟李穆一起商量了一些關於這一次巡海的一些小事,然後兩個人又閒聊了一些關於建康的事情,沉毅才告辭離開。 離開了李穆的莊園之後,沉毅沒有猶豫,直奔李穆莊園旁邊的一座大宅之中。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