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毅帶著兄弟去書院參加“入學考試”的時候,戶部吩咐江都府籌集的十六萬石糧食當中的最後一批,終於也送到了京城。 此時,已經回到了建康的戶部主事趙公子,也成功向戶部交了差事,完成了戶部交代的任務。 雖然這一次戶部在江都買糧的事情,在江都引起了不小的波動,但是事情好歹已經平息了,江都的波動影響不到京城。 江都的事情再如何大,放到京城,也是不起眼的小事。 隨著江都府糧食押送到京師,戶部才其他地方採買的糧食也陸續送到京師,戶部的差事已經完成了大半。 辦好了朝廷的差事,自然是要向朝廷覆命的,於是乎,在洪德五年七月初一的朝會上,天子上朝之後,主管此事的戶部侍郎趙昌平,手捧朝笏,出班陳奏此事。 趙侍郎是榜眼出身,留著三撇長鬚,樣貌也十分出眾,在朝廷裡頗有名氣,這位趙侍郎出班之後,對著帝座上的少年天子躬身行禮道:“陛下,兩個月前,朝廷命令戶部籌措兩百萬石糧食,送往水師前線,此時戶部已經押送了一百萬石糧食送到了前線去,另外一百萬石,也已經統統送到了京城,正在陸續送往前線的路上。” 說到這裡,趙侍郎抬眼看了看那位站在左首文官第一位的老人,繼續低頭道:“臣奉命主理此事,如今差事已畢,特向陛下覆命。” 此時,大陳朝廷的帝座上,坐著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少年皇帝頭戴帝冠,臉上還可以看到一些代表著青春烙印的青春痘,以及一些肉眼可見的稚嫩,還有象徵著他已經進入青春期的,還帶著絨毛的小鬍子。 皇帝陛下雖然年幼,但是坐在帝座上已經有五年時間了,五年時間,足夠他從一個“稚嫩皇帝”變成“資深皇帝”,因此朝堂上的任何事情,他處理起來都還有模有樣。 最起碼是表面上有模有樣。 畢竟真正的朝事,不在這位少年天子手中,而在幾位相公以及太后手中。 皇帝陛下淡淡的看了一眼對著自己彎身行禮的趙侍郎,然後淡淡的說道:“上一次朝會,楊相已經說了,為天下蒼生,億兆生靈計,不能跟北人起衝突。” “畢竟刀兵一動,血流漂杵嘛。” 皇帝這番話,說的有些陰陽怪氣。 而“刀兵一動,血流漂杵”這八個字,也是上一次大朝會的時候楊敬宗楊相的原話。 大陳十日起一次大朝,也就是說皇帝陛下記這句話記了整整十天了。 說完這句陰陽怪氣的話之後,皇帝陛下不鹹不淡的看了一眼已經鬚髮花白的楊相,然後開口道:“既然楊相不想與北人有什麼衝突,那戶部籌措的糧食還有什麼用處?依朕看,乾脆把這些糧食統統送到北人那裡去,再求個十年安穩。” 北人,也就是北邊的王朝。 在陳國民間乃至於地方官場上,北人都被稱為“北蠻”或者一些更難聽的稱謂,但是畢竟是陳國朝廷的朝會,不能公然稱呼他們為北蠻,不然會引發“外交矛盾”。 因為事實上,北人已經在北邊建立了王朝,不能說人家是北蠻了。 六十年前,北人攻破大陳舊都,將陳國的君臣趕到了江南陪都偏安,而在那之後,北人就在陳國的故都燕都建國,國號為“齊”。 雖然這些北人六十年前的確是北邊的遊牧民族,但是建國六十年之後,北人已經把漢人王朝的東西學了個七七八八,如今北邊那個王朝,或者說“北齊”,不管是軍隊建制還是朝廷規制,都與陳國沒有什麼分別。 當然了,因為不是漢人王朝,北齊境內的漢人自然就要低人一等,有些漢人生來就是那些貴族老爺的奴僕,再加上蠻人兇殘,北齊境內的漢人日子頗為難過。 最初,每年都有許多漢人想要渡過淮水,迴歸漢人王朝。 不過南陳積弱,尤其是剛剛南渡的那會兒,有時候漢人千辛萬苦渡過淮水之後,只要北蠻向南陳朝廷討要,陳國朝廷便會乖乖的把這些漢人送回去。 時間長了,便沒有漢人再渡河難逃了。 到現在,北齊境內已經有不少漢人,以給北蠻貴族做奴僕為榮。 聽到皇帝這句話,看起來有些老邁昏聵的楊敬宗楊相,默默上前一步,對著皇帝陛下低頭行禮,開口道:“陛下仁德,罷休刀兵,是我大陳之福…” “老臣代天下蒼生,叩謝陛下恩德…” 說完這句話,楊敬宗便直接跪了下來,對著天子磕頭。 此時這位楊相,已經年過七十,跪在地上顫顫巍巍的,顯得有些可憐。 但是朝堂裡的人,沒有一個人敢看不起這位年邁的相國。 “楊相是應該謝朕。” 皇帝瞥了一眼楊老頭,淡淡的說道:“藉著戶部買糧的名頭,楊相的學生在江都弄出了好大的動靜,聽說戶部的錢剛到江都沒多久,楊相家裡的小相國,便也收到了一份從江都來的銀子,真是公忠體國啊。”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