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兗州勢危(1 / 1)

小說:靖安侯 作者:漫客1

所謂小宗入大宗,就是指讓建康崇聖侯一脈的人,入主曲阜,成為曲阜孔家的大宗。 這的的確確是沈毅的意見。 當時沈毅跟皇帝提出這個意見的時候,並沒有想太多,只是想要給孔家一些懲罰,不至於讓孔家反覆橫跳,而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但是這件事,其實是有一些不太好的影響的。 因為……它違逆了宗法制。 如果皇帝同意了這個方案,並且點了頭,那麼朝廷上下的官員不僅會反對,還會多想。 多想什麼呢? 他們會聯想到皇后娘娘無子,聯想到惠妃娘娘所出的皇長子李望。 假如將來有一天,皇后娘娘誕下皇子,而皇帝執意立長子李望,這也是小宗入大宗。 是違逆幾千年宗法制的。 趙昌平很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微微低頭,開口道:“陛下,臣以為可以從崇聖侯府子孫之中,選一個孔家六十五代子弟,過繼給孔尚貞…” “孔尚貞不必封衍聖公,將來這個孩子長成,承繼家業之後,再授衍聖公。” 皇帝輕輕的看了一眼趙昌平,心裡微微嘆了口氣。 宗法制,在這些儒家門生眼裡,牢不可破。 哪怕是趙昌平這種明顯偏向沈毅的,也不同意沈毅的這個方案。 皇帝摸著下巴思考了一會兒之後,點頭道:“趙相說的也有道理,朕會酌情考慮。” 他看著趙昌平,開口道:“北邊的淮安軍,正在攻打兗州府,這個時候,前線的錢糧補給不能斷,戶部派個侍郎或者郎中過去,主理前線軍隊錢糧罷。” 說到這裡,皇帝頓了頓,開口道:“朕那市舶司的銀錢,這兩年可以臨時撥給戶部使用,趙相拿著這些錢,讓人多采買一些糧食,以為軍用。” 皇帝陛下緩緩說道:“現在淮安軍勢頭正好,不能讓沈毅打著打著,沒了吃用。” 這幾年時間,市舶司替洪德皇帝,著實賺了不少銀錢。 幾年時間下來,宮中的內帑,已經十分充裕,皇帝拿著這些錢,也的的確確辦了不少事情。 本來,這種已經吃下肚的油水,任誰都是不太願意吐出來的,但是現在,一切以北伐要緊,皇帝陛下也不得不慷慨解囊,往外吐一點金幣出來。 聽到皇帝這番話,趙相公心中歡喜,低頭拱手道:“陛下聖德,微臣遵命!” 皇帝陛下微微一笑:“朕不出錢,便不聖德了,是不是?” 趙相公尷尬一笑,沒有說話。 皇帝打了個呵欠,開口道:“高明,替朕送一送趙相。” 趙昌平拱手告退。 等到高太監送著趙昌平離開之後,皇帝慢悠悠的走到了沈恆旁邊,笑著問道:“方才朕與趙相說的話,都記下來了麼?” 沈恆連忙起身,低頭恭謹道:“回陛下,微臣都記下來了。”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問道:“知道為什麼你家兄長想讓孔家易宗,你這個師伯卻不太願意麼?” 沈恆想了想,然後微微搖頭。 “微臣不明白。” “因為你家那個兄長。” 皇帝呵呵一笑。 “全然不像是個讀書人。” ……………… 兗州府。 建康的風,還沒有吹到兗州。 這會兒,正在還在襲擾兗州的沈毅,並不知道建康朝廷裡的狀況。 或者說,他不知道建康的準確狀況。 老實說,如果沈毅知道建康那些大頭書生在背後這樣攻訐自己,他說不定會騎馬返回建康,跟那些文官當面碰一碰。 畢竟要說出身,他沈毅是正經的二甲進士,還是個翰林官,朝廷裡那些王八蛋,論文憑真沒幾個比他高,他也沒有必要去怕誰。 不過現在,他絕大部分的注意力,還是放在了兗州城上。 這天晚上,是淮安軍第七天攻兗州。 右路軍是張猛指揮帶隊,左路軍,則是換上了鍾明。 此時鐘明的玄甲衛,人數已經達到兩百多人,而且經歷了數次戰陣之後,這支玄甲衛已經基本上成型,不管是個人素質還是戰鬥意識,都已經合格。 是夜,中軍的炮營依舊率先達到預訂的位置,開始炮轟兗州城。 經過六七天時間的“實訓”,此時的炮營炮手,對於這種新式炮彈,掌握的已經得心應手。 在一箭之地之外設炮,雖然不至於達到每一顆炮彈,都準確在城樓上人堆裡炸開,但是已經可以保證五成左右的爆炸率。 這就已經很夠用了。 畢竟炮陣設在一箭之地以外,兗州的弓弩基本上威脅不到,只有大型的床弩,以及兗州城牆上的火炮,可以威脅到炮陣。 但是炮陣距離兗州很遠,火炮也是相對分散的。 淮安軍的火炮,不用瞄準,直接往城樓上打,還是相對好打的,但是準頭本就不行的床弩以及實心彈火炮,想要準確打到火炮,就比較困難了。 雖然兗州城上,也有那種經驗豐富的老炮手,但是炮轟兗州整整七天時間,炮陣只折損了一門火炮,至於炮手,只有兩個人受傷,沒有陣亡。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