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眼兒比較實,於一九零九年開辦了一所當時亞洲第一的理工學院——德華大學,並且以德國式的嚴謹,為中國培養了一批相當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
陳文強並不瞭解這個歷史細節,但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他卻是切身體會到理工人才的缺乏,開辦實業的艱難。所以,他寧可吃點虧,也與埃利希所在的德國法蘭克福實驗研究所建立起合作,以後還會有更多的與其他國家研究機構的的合作關係,以便聘請外國的物理化學方面的專家、教授,哪怕是教師也行。
但現在,陳文強思索的卻不是大學的事情,而是在想鄒容給他的書信中提到的內容。將鄒容送至日本後,除了在資金上支援所辦的《二十世紀之中國》報紙外,陳文強還讓鄒容幫他物色人才,通報各種訊息。人才呢,不僅是理工方面的,還有他所關注的瓊州籍的留學生;或者是家中有官位顯赫者,能幫助陳文強實施買官據地計劃的。
陳文強的想法雖好,想讓鄒容成為他與在日本留學的學生之間的一座橋樑,並時時掌握留學生的動態,並從中發現人才,充實自己的班底。但在留學生狂熱的救國救民的氛圍中,鄒容可不是隻辦報紙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