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殺戮固然是懲奸除惡,同時也是積累黑金,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打響自己的名聲。而能量越大,吸引力越強,人才越願意聚集到自己身邊。
效果是明顯的,首先是資金問題得到了暫時解決,工廠可以繼續建設,工人可以領到工鈿,饑民有粥可果腹,貧苦兒童免於被賣;其次則是整個團體勢力的大漲,洪九豹子的幫派完蛋了,沈關生、張春寶退出了所霸的碼頭,而這些地盤便無聲無息地被興義堂控制,解散的幫眾則被興義堂吸收。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興義堂的領導核心已經轉到了龍興堂,經過考察與甄選,擇優汰劣,興義堂的人手逐漸向龍興堂充實,過上一段時間後,興義堂也就只剩下了一個空殼或者招牌。而在另一條線上,工會的籌備也接近尾聲,成立之後便將成為龍興堂新的後備力量。
如果換一種說法,這樣的整合改變倒很象股份公司的借殼上市,或者說是資產重組。這樣一個組織的梯次結構便分明起來,行動隊是精英,是暗影,行動也是求質不求量;龍興堂則是工會在表面上的武裝力量,負責一些常規的行動;工會則要人多勢眾,分佈於各行各業,公開地顯示力量。
罪惡是不可能徹底消除的,壞人也不可能殺絕光光,但卻可在明暗兩方面擠壓他們存在的空間,限制他們作惡的力量。
儘管大盜不操戈對於陳發來說還暫時有些奢望,但行動隊的訓練不斷,又有實戰的鍛鍊,再有他的策劃,一些行動很快就會不必由他親歷親為了。現在,陳發又暫時收手,一方面觀察效果,儘量能夠不費力氣地達到目的;一方面總結經驗教訓,偵察刺探蒐集情報,並在訓練中加強行動隊的素質和能力。
每次都是謀定而後動,看似狂殺亂砍,殺戮的目標除了死有餘辜之外,似乎沒有什麼聯絡。但實際上卻是刺探偵察清楚後的行動,還有一些人的死亡,是為了擴張勢力,佈局長遠。
比如接收碼頭,雖然是幫派常有的生財之道,但對以後的商貿卻有相當大的好處。
上海開闢租界後,沿黃浦江建立了許多外輪、沿海及內河輪船裝卸貨物的碼頭,特別以十六鋪居多。碼頭多由外商經營,但直接管理者卻是一些包工頭。而包工頭即碼頭霸主,則多以青紅幫居多。每件貨物從船上搬至碼頭,或進倉庫,輕者一二百斤,重則五六百斤,每件運費工頭往往要抽取五成至六成,而賣苦力的搬運工只得四五成。
除此之外,逢年過節或工頭婚喪喜慶,都要工人分攤送禮。而這些碼頭霸往往又同屬幫會,互通聲氣。某個碼頭工人只要一個碼頭霸主不用他,則其他碼頭也難進門。
一個碼頭,忙時要僱一兩百人,碼頭霸的收入就相當可觀。也因為收入可觀,便往往為爭奪碼頭而引起暴力爭奪、流血衝突。
象這樣以很小的代價,不必興師動眾便取得了兩個碼頭的控制權,在金三爺等興義堂舊人看來,增加了幫派收入、擴大了勢力範圍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雖然在阿發的命令下,新的把頭何兆興把兩個碼頭的抽成一下子降到了兩成,金三爺倒也沒多大意見,畢竟這也是新增加的收入。
興義堂的招牌還在,但行事風格卻已經開始改變,阿發想得長遠,幫派的力量很有用處,可也別弄得聲名狼藉,連帶著把自己也搞臭了才好。
名聲和人脈,對阿發來說,還是很欠缺的,只靠一個味精的專利,分量顯然是不夠的。而要等工廠生產出商品,並開啟市場,為阿發增加聲望,時間又不是一年半載便能成功的。所以,他需要走捷徑,需要利用自己頭腦中的知識投機取巧,儘快地使自己名利雙收。
一場血腥的殺戮,擴張了勢力,攫取了資金,在上海灘的轟動也掩蓋了美國、法國給阿發頒發味精的專利證書。當然,阿發對此也不太在意,因為他有更具實用性的發明,也就是查理宋所猜想的獨家產品問世。
一八六九年,賽璐珞誕生,從此開創了塑膠工業,幾十年中,相應地也發展出了模壓和注射成型技術。但由於聚合物分子結構理論的滯後,塑膠沒有形成獨立的工業,一些化學家在實驗室中也完全是經驗主義的操作,就是碰巧,卻難以取得突破。
而阿發所搞出來的獨家產品可謂是突破性的進展,但卻非常容易,也可以說是投機取巧,利用了別人的發現。
早在1872年,德國化學家阿道拜爾就發現:苯酚和甲醛反應後,玻璃管底部有些頑固的殘留物。不過拜爾的眼光在合成染料上,而不是絕緣材料上,對他來說,這種黏糊糊的不溶解物質是條死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