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驟然密集起來,城關上人影跑動,火力也猛烈了。
戰鬥已經被戴慶有的不由分說而挑起,趕到增援的新軍自然就只需簡單地加入就行了。
“打,狠狠地打。”標統趙聲是唯恐打得不夠狠,打得不夠亂,讓龍濟光有了分辯的機會,連聲下著命令,“這夥叛賊,吃著朝廷的,喝著朝廷的,不思報效,倒與亂黨勾結,忘恩負義,該殺,該殺。”
戴慶有聽得直想翻眼睛,這不是說自己人嗎。不過,火已經點著了,援兵的到來算是又澆上了桶油,想靠言語撲滅,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槍如爆豆,雖然沒有什麼機關槍,但幾百條步槍射出的子彈依然密集。關門下倒下了更多的人,濟軍的攻擊勢頭被硬頂了回去,只得縮回隘口和關城之間。
“完了,毀了。”龍濟光氣極敗壞,在地上轉著圈,他知道上了當,可還不知道新軍不是反正了,而是在打他這個朝廷的“叛逆”。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他除了投降,便不會再嘗試去做什麼分辯。
隘口有炮臺,有革命軍堅守,機關槍、手榴彈,火力比新軍還猛,戰鬥意志更是強於新軍;關城上呢,新軍應該是全部開來了,仗著城牆,也難突破。濟軍如同風箱中的老鼠,被困在了這狹小的地域內,進退不得。更可悲的是,輜重、糧草都在關城內。竟然連頓飯也吃不上了。
死地啊!不用說打了,就是餓上一天,這軍隊也要垮了。龍濟光想得清楚。一陣陣無力和絕望湧上心頭。
幾個軍官和親信眼巴巴地看著龍濟光,有什麼心思也不敢輕易說出,生怕觸犯正處於情緒爆發臨界點的龍濟光。其實,他們都等著龍濟光發話,除了投降,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嗎?要他們為什麼朝廷盡忠殉身,顯然是沒有這個覺悟。
而在金雞山炮臺上。陳文強也關注著濟軍的動靜。現在的困境下,如果派人去招降。成功的希望很大,但陳文強卻猶豫、遲疑著,並沒有馬上這麼做。
龍濟光這個人,陳文強是知道些資料的。龍氏兄弟三人。其兄是龍覲光,原雲南納更土司。因為龍濟光心生篡奪納更土司權位的念頭,曾兩次謀害長兄未遂。龍覲光不願兄弟相殘,便離家前往昆明參加會試,後轉北京另尋靠山,使得濟光取得了納更土司職位。
這樣一個心狠手辣,為了權位竟謀害長兄的傢伙,品質可謂是惡劣。更何況,濟軍的紀律敗壞。在鎮壓滇南、廣西的會黨遊勇暴亂時,屢有搶掠害民之事發生。
所以,陳文強對龍濟光和陸榮廷的態度是不同的。陸榮廷讀書雖少。卻奉行“盜亦有道”的宗旨,力求在先賢們的明訓中尋找做人的模式,講義氣,誠實篤信,氣量宏達,很有人緣。或許也由於他是廣西人的原因。對部隊“以軍法勒之”,很少擾民害民。
龍濟光和他的濟軍。如果反正投降,無疑是給陳文強出了個難題。殺之,則使後來者驚懼,給革命軍增添阻力;留之,卻不能放心使用,且要處處防範,也是件麻煩的事情。
“是不是派人下去趁機勸降?”葛智初不知道陳文強在想什麼,眼見得計謀得逞,革命軍又去一敵,怎麼卻是皺眉苦思的樣子。
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說道:“等他們主動派人來,這種境地,他們還有別的選擇嗎?為清廷死戰到底,我想是不可能的。”
停頓了一下,陳文強輕輕嘆了口氣,說道:“龍濟光不可用,濟軍軍紀敗壞,但他手下頗多雲南出身的兵丁,若能收編改造,對我軍開闢滇、桂、越邊根據地是很有幫助的。”
背靠越南高平,以中越邊境地區的滇南、桂西為根據地,是革命軍既定的大目標。廣西有陸榮廷、王和順兩個本地人率領的部隊,雲南則缺少類似的合適人選。龍濟光既然不行,退而求其次,其手下的雲南籍士兵倒也不無裨益。
不可用,軍紀敗壞!葛智初稍一沉思,便明白了陳文強為何有些猶豫。而如何安置降兵降將,確實有些令人頭痛。
“若是投降,便不以反正給待遇。”陳文強思索著說道:“龍濟光不可派出領兵,也不會給太高的銜職。留在參謀部任個副職,還要時時加以防範。以後,如果他犯了錯,嚴加懲處。只要時間不是太短,應該不會讓咱們落個言而無信的壞名聲。”
“這樣處置正是萬全之策。”葛智初點頭贊同,“參謀部可以說全是咱們的人,龍濟光沒了軍隊,沒了親兵,一個人還能翻出什麼風浪?”
“若是老老實實,便保他個身家平安;若是心懷不軌,嘿嘿。”陳文強冷笑兩聲,伸手斷然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