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袁世凱此時的潛勢力還很大,北洋軍各級將領仍以小站舊人佔多數,他們早已養成了“只知有袁宮保而不知有大清朝”的心理。所以,清廷才命其回籍養痾,並且著手逐步將全國兵權總攬在皇室手裡,要建立一個駕乎一切軍隊之上的皇室武力。
而北洋諸將也不是傻子,自袁失勢以來,清政府建立了禁衛軍並逐步將兵權集中於皇室,這更加證明了北洋派的利益與袁個人的利益是緊密地聯在一起的,這就更加引起了他們對袁的“去後思”。
他們知道袁世凱退去,下面就該輪到朝廷用滿人更換他們了,因為他們身上都有袁氏一派的烙印。
所以,袁世凱雖暫避河南,但段祺瑞、馮國璋、段芝貴等小站舊人依舊向其提供情報或有所請示。各級將領也有前來燒冷灶的,袁都用極其親切的態度來接待,臨別時還要致送一筆豐厚的路費。他用這些手段保持了他和北洋派的千絲萬縷的關係。
如今,復興會起事,袁世凱敏感地意識到他的“東山再起”的機會到來了。按照當時的形勢,禁衛軍要留在京城保衛皇室,北洋軍第一鎮要留在直隸看守老家,第二鎮要留在山東鞏固北方,此外可以調動的北洋軍,盡皆都是往日袁所訓練的舊部。
如何在這亂局中,獲取最大的利益呢?袁世凱微微眯起了眼睛,藉此機會把軍事和政治大權都從滿族大臣的手裡奪過來,使清政府成為一具活屍,完全聽受他的擺佈。當然,還要把革命軍保全下來,以便作為挾制清政府的有力武器。只有讓革命軍將清廷逼得沒辦法。自己攫取到的權力就會越來越大。
“袁公,你料南方新軍可恃否?”楊度見袁世凱只是冷笑,卻不言語。便又追問了一句。
袁世凱搖了搖頭,嘲諷地說道:“南方新軍已被革命黨滲透。值此動亂之機,恐怕還會引起連鎖反應。朝廷這幫滿人親貴,實在是難以成事,愚蠢之至。”
“如此,朝廷可恃者就只有北洋諸鎮了。”楊度揚起頭,輕輕敲著茶碗蓋,笑著說道:“袁公,如今正是奮發之時。逼迫清廷立憲之良機,萬不可錯過。袁公應馬上出山,統率舊部,聯名會奏朝廷儘快召開國公,立憲,組建議院,頒佈憲法,如此,天下歸心,革命自然煙消雲散。到時出面組織責任內閣的人除了袁公之外,還有何人有此威望?”
袁世凱暗自撇了撇嘴,心中斥道:書生之見。只想著什麼立憲開國會,那玩藝有用嗎?現在出馬,我成什麼了?逼宮的大奸臣,好,這個罵名也不算什麼,可清廷就是那麼好對付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弄不好就是一場大戰。倒是白白便宜了革命軍。
袁世凱的思想舊,滿腦子都是中國傳統的統治術。所以。他在後來唱了很多看似高明的老調子,玩了些許其實並不高明的小伎倆。而且,袁世凱根本沒有對民主制度的基本信仰。雖然,袁世凱在清末新政的時候,被很多人看成是個相當新的人物。
“晳子,這件事情急不得。”袁世凱委婉地說道:“我還要與芝泉、華甫等人商議確定,且再等等看吧!對了,廣州光復、長沙光復、武昌光復,陳文強呢,他怎麼銷聲匿跡了?是被革命黨幹掉了,還是轉投了革命黨,正在暗中助力?第五鎮似乎被困於西南,如果陳文強反叛,則危矣。”
陳文強不僅暫時沒公開身份,連總司令吳祿貞也暫時用的是化名,雖然有心人會猜測沒有這兩個人的幫助,革命黨不可能如此迅猛地光復廣州,並沿著粵漢鐵路長驅直入。但這到底是沒坐實,也就不敢百分之百的確定。
“陳文強怕是已經轉投了革命黨。”楊度心中有七八分把握,但還是留著幾分餘地,“不過,也不好說。說不定他退據瓊州,正在觀望風色呢!”
要是轉投了革命黨,透過陳文強或許能與革命黨建立起聯絡,由他從中斡旋,會不會讓革命黨用行動來配合自己重新奪權上位呢?
袁世凱嘴上沒說,可心裡卻有了這樣的一個念頭。
“大人,外面來客,說是陳文強大人所派。”正說著話,外面下人前來通報。
袁世凱和楊度有些驚愕,相互對視了一眼,都在心中猜測揣度此時來人的用意。
……………
“光復,光復了。”
“掛旗,快掛旗。”
“你個赤佬,誰讓你掛白旗的。”
“這是什麼?六星旗,狗屁,要掛青天白日旗。”
“媽個巴子的,上海是同盟會的地盤,懂不懂?當心砸了你的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