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1 / 3)

小說:重生一九零二 作者:樣樣稀鬆

天空一片明淨而幽藍,雲兒雪白而輕盈。長江的丰姿和兩岸的景色盡收眼底,俯視江面,只見渾濁的江水卷著漩渦,打著轉,跳躍著,舞蹈著。

這是聯合輪船公司的一支船隊,自從上海光復以來,很多附屬於復興會的公司、企業都浮出了水面,以公開的面目為革命事業出工出力。聯合輪船公司也不例外,暫停了其它客戶的業務,完全聽命於復興會的安排。

此次,船上除了順便搭載固定數量的旅客外,還有一支上海醫療隊,貨艙裡則裝滿了湖北軍政府需要的布匹、藥品、糧食等物資。

對於革命,有這樣的說法:革命不能隨心所欲地製造。只有當革命形勢業已成熟,即統治者已不能照舊統治、人民群眾也無法照舊生活下去的時候,被壓迫階級才可能在革命政黨的領導下行動起來,革命才會到來。

而二十世紀的最初十年應該看作是革命的醞釀和準備時期,實際上,這也正是國內外各種政治衝突和社會矛盾日益激化,革命形勢逐步形成的一個歷史階段。在促使革命形勢漸趨成熟的諸種因素中,連年的災荒無疑是不能不加註意的因素之一。

1901年,“東南濱江數省,皆被水患”;1902年,山東境內發生黃河決口,四川發生少有之大旱,“災民數千萬”;1903年,直隸春夏苦旱,“麥苗盡枯”,浙江先潦後旱,災歉幾遍全省;廣西有較嚴重的旱災,因“饑荒已連綿多年”,發生了人吃人的慘象;1904年<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黃河再次在利津兩度漫決,山東被淹地區甚廣,四川又一次發生大旱荒。“幾有赤地千里之狀”;1905年,雲南大水。僅昆明附近就有“數萬戶災黎倉卒逃生”,貴州鎮遠等三廳縣,“秋收失望”;

1906年幾個省同時發生大水災,湖南有饑民近四十萬,長沙附近一次就“淹斃人不下三萬”;江蘇災民達七百三十餘萬人,“每日餓斃二、三百人”;1908年廣東大水災,“災黎幾及百萬”;1909年湖南大水,“統計各處災民不下百餘萬人”;江蘇大水。海州逃荒流民二十七萬餘,沭陰十一萬餘,贛榆八萬餘,全省可以想見………

“市廛寥落,閭巷無煙,徒死之餘,孑遺無幾”;“郊原坼裂,草木焦卷,幾有赤地千里之狀”;“糧食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慘不忍睹”;“餓殍相望,易子而食”;“生者鵠面立,死者魚腹殮”……

不看別的。單看這些清朝地方官奏摺上的文字,便足以讓人觸目驚心,痛心疾首了。連綿不絕的自然災害,始終籠罩在早已因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箝制壓榨弄得精疲力盡的中國人民頭上,使他們本已竭蹶困頓的生活更加面臨絕境。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風餐露宿、衣食無著的饑民、流民,無異於堆積在反動統治殿堂腳下的無數火藥桶,只要有一點火星,就可以發生毀滅性的爆炸。再次。由於災荒而大量產生的衣食無著的饑民,為著解決眼前的溫飽。求得生存的權利,紛紛起來直接進行“抗糧”、“抗捐”、“鬧漕”、“搶米”等鬥爭。這種鬥爭成為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明顯徵兆,加速了滿清封建統治的崩塌。

然而現在,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本來為革命發展提供了機會和條件的嚴重災荒,一下子成為擺在即將上臺執政的革命黨人面前的一個必須解決的緊迫問題。

黃興面色很嚴峻,這主要是因為一些剛接任地方的官員描述了部分地方農村極端貧困的景象,這大大超出了復興會原來的估計。

百姓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情形讓黃興深受刺激。作為總部臨時任命的長江流域賑災委員會主任,他趕到上海,又要乘船去南京,與剛剛趕到那裡的陳文強深談探討一番,這是總部的意思,也是他的想法。在他們想來,無論什麼困難,陳文強都可能會比常人有辦法。

江水舔著船弦,發出“噼啪噼啪”的聲音,卻蓋不住一個男子用英語朗朗的吟詩聲。那是一個面色有些蒼白的年輕人,穿著象一個歸國的留學生,旁邊還有幾個與他年紀相仿的青年。

“黃先生,我認識其中的兩人。”黃興的隨從兼保鏢張仲華見他饒有興趣地看著這幾個風華正茂的青年,便在旁說道:“上海光復時,我們正攻打製造局,而黃浦江中的清軍軍艦還飄著龍旗,這兩個人就在江邊觀看,竟跳下江,向軍艦游去,要說服艦上清軍反正。”

“哦,後來呢?”黃興愣了一下,笑著問道。

“後來——”張仲華也笑了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