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東北形勢(2 / 3)

小說:重生一九零二 作者:樣樣稀鬆

在北方潛伏人員的注意。鑑於有日本人參與其中,他們不敢擅專,直接拍發電報向陳文強進行請示。

陳文強本來對此事並不太在意,可川島浪速這個名字讓他想起了很多事情,最讓他記憶深刻的便是川島芳子這個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日本女特務。

於是,北方潛伏人員接到的電報上便有了殺氣騰騰的指示:偽裝土匪,如善耆及其家人在日本人協助下逃出京城,則必往旅順、大連,可在路上攔劫盡殺之。行動果決,不留後患。對有異動的滿族親貴,也進行嚴密監視,入東北者殺無赦。

徐世昌看過情報,對後面觸目驚心的必殺令也倒吸了口冷氣。好半晌,他長嘆一聲,緩緩說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賣****子,該殺!”陳文強冷笑一聲,又緩和了語氣。說道:“暗殺,我本不屑為之。何況國事待定,我也不想開此先例。但有些傢伙。不殺實在是不行,於國於民有利者。手段嘛,倒在其次。徐先生,你以為如何?”

徐世昌眨著眼睛想了想,說道:“於國於民有利?這個判斷的標準不好確定吧?”

“呵呵,還要強調一下,是敵人,而不是政敵。”陳文強微微一笑,說道:“政見不和現代政治社會中是很常見的。哪能用暴力手段解決呢!便說袁大頭吧,暗殺管不管用呢,能不能成功呢?我考慮的不是這個,而是不用。”

徐世昌暗自鬆了口氣,暗殺令人生畏,確實如此。他看著陳文強,若有所思地問道:“陳先生,你請徐某來所為何事?可是和談不順,需要徐某做一做項城的工作。”

“和談明日開始,順不順的。從表面上豈能看得出來。”陳文強沉聲說道:“有的人口是心非,反覆無常,令我大失所望。看來。以前我是錯了,南方臨時政府也是錯了。若將國家託付此人,暫時能夠穩定,但更大的動亂卻在後面。與其如此,倒不如現在費點事,卻能保證長治久安。”

“環顧宇內,人才無出袁項城右者。”徐世昌聽出話頭不對,趕忙替袁世凱說話,“和談尚未正式開始。陳先生怎就做出結論,欲使和談破裂。”

“他不行。頭腦陳舊,治政辦法老套。還是封建傳統的那些手段。”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轉而岔開話題,說道:“徐先生,此番請您前來,是想與您探討一下東北三省的建設,以及如何抵制日俄侵佔。您在東北經營有方,陳某是誠心請教的。”

徐世昌去東北任職之初,東北三省財政困窘,入不敷出。他按照以興辦實業為中心,與列強進行商戰,富省、強兵、禦侮的思路,政弦更張,推行新財政政策。

比如設立銀行,多開商埠,聘用洋員,引進外資,但不設租界,確保主權。在農業方面,鼓勵利用“地勢廣衍、土脈膏腴、雨量充足”之優越自然條件,發展糧食畜牧業。

徐氏赴東北之前,當地因氣候偏寒,農民尚不知種植小麥。經過考察,徐世昌積極倡導種麥,並向種植者提供國內及日、美良種,復“首弛糧食出口之禁”。“三年之後,東北遍地皆麥,自給而外,兼資運營。至今三省之民奉公(徐氏)為麥之先農”。他還從澳洲引進良種羊和拖拉機,對促進東北農牧業近代化的程序起了重要作用。至於清剿土匪、移民屯墾,籌邊安民,修鐵路,通電話,也都是功德無量之舉。

雖然陳文強把話題轉到了徐世昌最為自豪的事情上,但徐世昌卻心不在焉,始終在琢磨著陳文強話中的深意。出於和袁世凱的親密關係,他自然希望能由袁來組織政府。

陳文強卻彷彿剛才沒說過什麼似的,與徐世昌談得融洽。發展工商、實業,本也是他的強項,眼光和魄力又比徐世昌更遠大,對徐氏新政給予肯定的同時,有很多見解和政策,更令徐氏感到欽佩。

“陳先生洋務嫻熟,徐某早有耳聞,今日敘談,方知盛名無虛。”徐世昌半是恭維,半是中斷地拱了拱手,重新把話題拉到和談上,“東北開發勢在必行,方能抵擋日俄侵略。然國事不定,國家不穩,這些政策措施實現也難。南北和解,結束內戰,此乃國民之願,亦是國家之福。和談為萬眾矚目,縱有分歧,難道就真的不能彌合,陳先生萬不可輕言放棄。”

“我也希望能彌合分歧。”陳文強停頓了一下,突然問道:“徐先生,您認為清廷是亡於革命,還是亡於自身腐朽;滿清時,貪官汙吏遍地;新政府的工作,是不是應該從整頓吏治開始?沒有相對廉潔高效的政府機構,新政或者說是惠政能夠貫徹實施嗎,能夠不變成苛待百姓的惡政嗎?”

徐世昌想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