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改組政黨,籌邊(2 / 3)

小說:重生一九零二 作者:樣樣稀鬆

,對臨時政府和北方政權採取的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不問時事的老子的政治主張,對新疆人民採用愚民政策,認為民眾能種種田,學點手藝就行,不要人們有知識和政治思想。

他對各族人民實行羈縻與牽制政策,先分而治之,後統而治之。他常說:對部下應“趨之以事而觀其行,臨之以利而察其廉。”楊增新不相信科學知識,他認為中國過去儒道佛學以及各雜家的書籍儘可以夠用,不必向外人多事追求,最多學學制造槍炮、汽車或其他機器就行了。

而楊增新生怕軍隊串通犯上作亂,有意將新疆駐軍的系統打亂,互不交往,各自為政。同時,軍隊的待遇低,裝備差,缺少訓練。如新疆陸軍第1師,按編制應轄兩個旅,實際人數只有一個團左右。該師師長蔣松林年逾七旬,白髮蒼蒼,已是風燭殘年。哈密、喀什、伊犁三地名義上各有駐軍一個旅,實際上除伊犁外,其他兩地的駐軍都不足一個團。他還比喻說:“譬如一串錢。灑在地面,如要重新串聯在一起,需要一個錢一個錢地拾取。既費時,又費事。”

確實。這些軍隊被拆得零散,是對楊增新的統治構不成什麼威脅,但同樣對鋪天蓋地,蓄謀已久的政府軍來說,也費不了太大的力氣。

這就是辯證法,楊增新肯定沒學過,現在想學,也已經晚了。

而臨時政府要控制西北地區。還有一個後續的重要目的,那就是移民屯墾,既建設開發新疆,又緩解一些地區人多地少而造成的租佃矛盾。

歷史上在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後,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形成近代五股大的移民浪潮,都是以謀生為特點的非官方行為。

其中民間所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殺虎口。走出這個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化與綏遠(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

“在家中,無生計,西口外行;到口外。數不盡,艱難種種。”茫茫草原、無垠沙海,內地民眾迫於生計背井離鄉“走西口”,這完全是一種自發性的經濟行為,其移民活動遂呈現出無序的流動狀態。

如果有政府引導,政策支援,那移民便真能達到“實邊”的目的。新疆無疑是個大省,人口又少,是個比較合適的地方。

而楊增新卻實行閉關自守政策。對從內地派來的人除特殊情況外,一概拒絕接納。在星星峽專門設卡稽查。沒有經過楊增新本人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境。甚至由新疆返回內地的人員。也必須申請領取省署的護照,才能離開新疆返回內地。此外,楊增新對新聞輿論也嚴加防範。省內人士所訂內地各種報刊,楊一律扣留,交存省署,由自己一人

楊增新為了試探臨時政府和北方政府的態度,以及新疆王公對他的誠意,假意表示:“倦於政事,請求歸隱林下”。各族王公即聯名通電:擁護楊永鎮西陲。

所以,對於楊增新這個傢伙,袁氏認為時機未到,暫且拉攏;而臨時政府卻決心借籌邊之名,派軍北上,借路而控制陝西、甘肅、新疆,甚至包括內蒙一部,從而形成對北方袁氏的戰略包圍。

本來西北籌邊是袁氏出的一個難題,在他和幕僚看來,臨時政府在此時是無論如何不會把軍力和財力投入進去的。但卻沒想到陳文強順勢而為,點頭痛快地答應下來。

有什麼有陰謀?又耍什麼花招兒?難道咱們又上當了?

袁氏眾人面面相覷,又都犯起了狐疑。

“除了西北,還有東北也不穩哪!”陳文強嘆了口氣,似乎在為袁大頭他們感到憂心,“為了國家領土主權完整,不使外人有可趁之機,臨時政府願意為袁先生分憂,願意——”

“東北在袁公的控制之下,絕無問題。”楊士琦下意識地趕忙阻止道:“袁公已請隆裕太后頒佈懿旨要內蒙王公‘毋得滋生疑慮,演出種種無意識之舉動’,還有東北的錫良,袁公亦透過皇太后,致長電‘說明利害,勸令各該省顧全和平,一律贊成共和,力顧大局,毋作無謂之舉’。”

“管用嘛?”陳文強帶著不放心的表情,語重心長地說道:“國事為重啊,切不可因私廢公啊!”

胡惟德看著陳文強,小心翼翼地說道:“袁公是愛國的,是顧念大局的,陳先生不必擔心。那個,咱們還是繼續和談吧!”

“好,繼續談。”陳文強咧嘴一笑,說道:“袁先生準備南下宣誓就職,這真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