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普遍預測中國將大量擴充軍隊,以人多取勝的時候,共和國政府再次表現出了冷靜和睿智。將擴軍的步伐減慢,以有限的財政先提升士兵的素質和戰鬥力,並在裝備上進行升級改善。
即便如此,中華共和國的正規軍隊目前也達到了三四十萬,成分也較複雜,其中有滿清時的新軍、北洋軍、毅軍、巡防營,還有革命後新組成的軍隊。雖然為了穩定,政府對他們採取了分化瓦解,但並未用過激的手段。
如今,軍隊中真正的革命軍人比例大大增加,新軍官已逐漸控制住手下的部隊,而那些舊軍官或調或罷,已經沒有了什麼力量。再加上政府因為外蒙問題的勝利,威望很高,正是將軍隊進行純化,牢牢控制的時候。
能者上,庸者下,真正吃苦耐勞,達到訓練標準計程車兵能夠留下,而那些兵痞就無法在軍隊容身了。
隨著陳文強出訪的成功,共和國得到了資金和糧食援助,有錢,有糧,才是政權穩固的基石。再加上中國銀行發行的紙鈔在全國範圍內的推行和堅挺,新政府透過經濟手段也更加深入地控制了地方。
與此同時,國家建設的步伐也大大加快,特別是對重工業的發展,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在當時的國際形式下,要想生產和發展就要有軍隊,就要有重工業。所以先搞計劃經濟,起碼要在涉及經濟命脈的領域搞計劃經濟也是必須的。要想發揮自由市場的活力,只有等到以後再說了。發展重工業所需要的技術、資源、資金、人才和市場這幾個要素目前都是具備的,技術不用說,美德專家再加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西式人才,再者中國的資源是豐富的,資金暫時也還是充足的。再者,中國政府雄心勃勃的鐵路計劃開始實施,光是鋼軌的需求量就是個巨大的市場,更何況還有很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
日趨穩定的政局,一系列工商業規章和獎勵實業辦法,如:商法、商會章程、鐵路簡明章程、獎勵華商公司章程、礦務章程、公司註冊章程程等。這些章程規定,允許自由發展實業,獎勵興辦工商企業,鼓勵組織商會團體。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於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繁榮。
中國商人不是不聰明,也不是保守愚昧,相反,他們對腐朽****的朝廷,貪汙橫行的官員,束縛手腳的框架是深惡痛絕的。
所以,資產階級是極為支援革命的,他們是為爭取自己的利益。如今目的基本達到,他們的熱情便煥發出來,藉著國家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工廠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