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準崖州一行,算是徹底打消了懷疑和顧慮。哪有陳文強這樣的革命黨或者亂匪,就想著產業安全,就想著如何在工商領域繼續拓展?難道不怕東窗事發,所有的投入都打了水漂?而且,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還主動要求巡防營進駐,還答應出資購買軍艦。
這絕對是立憲派無疑!而且是個不選手段,老奸巨滑的立憲派,岑春煊沒看錯他,確實可以充當立憲派的新秀旗手。
帶著這樣的想法和判斷,李準滿意而歸,去挑選陳文強所要求的軍紀嚴明、能征善戰的巡防營,並期待陳文強與匪首徐春山的溝通能有結果,使亂匪不戰而分裂。
已經洞悉了李準思維的陳文強也在到了自己的目的。首先,他使招安成為可能,儘管還需要一定的運作,還需要再打一仗兩仗,但總歸是保全隊伍且使萬寧起義收官的辦法;其次,移民二年免賦稅,以及接手黃浦船廠,這兩件大事基本上有了很大把握,不僅是形勢使然,更因為持反對態度的廣州將軍誠勳已經一命歸西,不再成為阻礙;最後,商團、民團的擴充,武器的大量採購,已經被張人駿和李準所默許,假以時日,這又將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
至於派駐的二個巡防營,滿打滿算不過六百多人,在崖州這裡還翻不了天。還有承諾購買的軍艦,按照陳文強的思路。不過是暫時借給李準使用,還是國家的資產,早晚還是要回到革命政府手中的。就連李準這個人。陳文強也認為是將來可以爭取或者用其它手段迫其加入本方陣營的物件,否則刺殺的就不僅僅是誠勳一人了。
現在,李準滿意而歸,陳文強也有同樣的心情。既然已經讓李準看見了這裡的情況,那更可以大膽地運進物資、機械,為建成大兵工廠而加速運作。到現在,基地內的兵工廠只能算是個小作坊。修理些槍械是可以,要造槍、造炮卻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但這個作坊。卻可以實現陳文強透過實踐所得到的新的想法。
槍、子彈、刺刀,這是當時一個士兵的標準裝備,但陳文強卻發現有一種更能震懾敵人的簡單武器被忽略了,那就是手榴彈。或者被當時的人們稱之為手擲炸彈。這與當時革命黨青睞於用炸彈搞暗殺有些相似,但在用途上卻是迥異。
而一件武器受人歡迎除了經濟、容易使用和製造外,當然還是要看效果。如果說經濟和最容易製造當然屬大刀長矛,但別說對於絕大部不是軍人出身的革命黨人,就算是軍人,在20世紀初大刀長矛早就已經不是主流武器了。革命黨人將炸彈作為首選武器,從其各次暗殺和起義的結果來看顯然是相當好,這個原因大概跟製造簡單,以及清軍不熟悉這個武器有關係。
首先。炸彈技術含量很低,基本上稍微經過一些培訓,知道中學化學的都會。只需要找到一些原料。然後再找一個偏僻的地方進行試驗和製作就行了。據說革命黨人的最初炸彈試驗地點在日本的橫濱,還請了一個俄國虛無黨(宣傳無政府主義)人來當教師傳授製作各類炸彈的方法以及使用方法。當時很多革命黨人都推崇炸彈,乃至成為炸彈的fans,不僅包括閻錫山這樣行伍出身的軍人、還包括文人蔡元培之類的。
其次,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由於黑火藥威力低等原因,手擲炸彈一直不被世界各國看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現了大量巷戰和近距離戰爭後,手榴彈等手擲炸彈才開始引起重視並大量使用。一直到後世依然是單兵主要武器之一。
而遠遠落後於西方軍工、並跟在西方軍工後面走的清軍自然也不例外。無論是新軍還是舊軍巡防營等都沒有裝備過,沒有用過,對炸彈十分陌生。而炸彈不僅有聲、光效果,而且屬於面的殺傷,一炸一大片,自然會令清軍士兵乃至軍官感到恐懼。歷史上,炸彈的效果便被清軍無限誇大,以至於說什麼革命黨人的炸彈能輕鬆炸掉高大結實的城牆,以及革命黨人會將炸彈吞進肚子裡(讓你查不到),然後找到目標引爆炸死對方等說法。
陳文強在所經歷的實戰中,覺察到清軍對於爆炸是極為恐懼的,遠勝過槍彈射擊。不過是一個炸藥包炸開城門的普通戰術,就令清軍完全崩潰,狼狽逃竄。顯然,如同機關槍、大炮一樣,令敵人感到陌生的武器,往往會產生超出實際效果的巨大作用。
當然,普通的革命黨人能製造出業餘炸彈,但安全性、穩定性、殺傷效果都差強人意。而陳文強所要製造的卻是能夠大量裝備部隊,既經濟、實用,又安全可靠的制式手榴彈。
而按照陳文強的思維,以及前世的使用經驗,他自然把卵形手雷作為首選。但他不太清楚現在所建立的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