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和耿氏也明白自己這輩子是不太可能有兒子了,弘時是一向只親近李氏的,李氏也不願意瞧見她們接近弘時。相比較之下,年秀月就比較大方,很願意別人親近她的兒子,所以宋氏和耿氏也很是喜歡壽竹和安竹。
幾個人湊咋一起說了一會兒的話,外面就有小太監過來傳旨,說是讓她們到前面大殿接受冊封。
年秀月剛起身,李氏就搶先一步站在她前面了:“年妹妹,我瞧著你這香囊有些不妥當,你還是再好好打理一下吧。”說完,也不等年秀月回話,率先出了門。
宋氏看了一眼年秀月,耿氏笑了一聲:“就算是走在前面,到時候也不能跪在前面啊。”
李氏聽見了就當沒聽見,依然是走在前面。年秀月也不和她計較,捏了捏身上的香囊,囑咐了跟著壽竹和安竹的小太監,這才抬步跟上了李氏,隨後是宋氏和耿氏,最後是武氏。
那拉氏同樣是穿著明黃色的衣服,和胤禛站在一起,再加上今兒天氣好,外陽光照在身上,那真是,要閃瞎人眼了。
聽著禮部官員的吆喝聲,年秀月等人一一跪下,恭敬的聆聽聖旨。
和之前胤禛說的一樣,先是冊封了年秀月,封為賢妃。然後是李氏,沒有封號,直接是李妃。每宣讀完一道聖旨,就得有人上前謝恩。
年秀月是第一個,這個位置,也是很有講究的。這也算是奠定了以後的地位,雖然都是妃子,但年秀月在前面,她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