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晉棋師應道:“家師年老,在下勉力能勝。”
老僧點點頭,說道:“那確實還算懂得一些棋了。”
南晉棋師極為驕傲於自己的棋藝,先前說略懂,只不過是矜持之語,卻沒想到,這老僧竟是真的這般以為。不由好生惱火。
他這一生在棋枰之上只服三人,一個是月輪國某位忽然失蹤的宮廷棋師,一名是傳聞早已圓寂的爛柯寺洞明大師,而他最佩服敬重的則是自己在南晉的前輩,儼然已成一代傳奇的宋謙大師。除此三人。其餘的棋者都完全不在他的眼中,是以哪怕發現桑桑有天算之能。他依然想著要收她當學生。
南晉棋師氣的不善,便想與那名老僧好生理論一番,然而看著那老僧蒼老的面容,卻是無來由地心頭一凜,渾然忘了理論這件事情。
他確認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名老僧。
但他總覺得老僧的臉很熟,似是在哪裡見過無數次一般。
南晉棋師苦苦思索,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便在這時,瓦山三局棋的第二局,正式開始了。
老僧望向帷幕,平靜問道:“光明之女,欲擇何色?”
帷幕裡很快傳出桑桑的聲音,顯得沒有任何猶豫,彷彿不需要任何思考。
“黑色。”
聽著桑桑的回答,老僧身體微微一震,蒼老的面容上流露出極為複雜的情緒,看著厚厚的帷幕,嘆息了一聲,說不出的遺憾。
帷幕裡,桑桑也聽到這聲嘆息。
走進秋亭,看著老僧慈祥和藹,她便心生親近之感,此時聽著對方嘆息聲裡的遺憾,不由有些不安,輕聲問道:“不能選黑棋嗎?”
老僧緩緩搖頭,似還是有些不甘心,望著帷幕問道:“瓦山第一局,棋者只能擇白,而能透過第一局者,往往會有某種心理暗示,擇白便能一直贏下去,卻不知光明之女,為何卻是毫不猶豫便選了……黑棋?”
桑桑說道:“因為黑棋先行,極為佔優,所以我選了黑棋。”
老僧有些意外會聽到這個答案。
就在這時,南晉棋師終於從自己的回憶裡找到了很多年前的一些畫面。他像看見鬼一般看著老僧,顫聲說道:“小時候在道場裡,我見過你的……畫像。”
“你,你……是洞明大師!你不是死了嗎!”
……
……
(這是第三章,第四章爭取三點前寫出來。)
第三卷多事之秋第七十二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
。。南晉棋師的驚呼,在秋亭外也引發了一些騷動。
只要是會下棋的人,哪怕僅僅是簡單學過一些,都必然聽說過洞明大師的名字。在棋枰強者輩出的爛柯寺周邊,百餘年來,他是唯一公認瓦山第一高手,即便是在世間,也是最絕頂的人物。。
洞明大師還是年輕僧人時,便已經展露自己在棋道方面的無上智慧,負責鎮守瓦山三局棋最後一關長達十餘年時間,當他中年時不知何故忽然間消失無蹤,聽說早已圓寂,但在世間棋者心中,依然是最傳奇的人物。
南晉棋師看著亭中的老僧,想著這位老僧不知被多少棋手視為祖師爺,身體難以抑止的顫抖起來,顫聲說道:“您還活著?”
老僧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說道:“沒有想到世間還有人認得我?”
南晉棋師終於稍微鎮靜了些,急忙跪在蒲團上大禮參拜,恭恭敬敬說道:“學生自幼在道場裡觀看祖師爺畫像,所以識得。”
老僧嘆息說道:“當年雲遊南晉,與小禇下過一盤棋,沒想到他居然一直記得。”
聽大師提到自己的老師,南晉棋師不敢插話,只是終究還是無法壓抑住心頭的疑問,問道:“大師,您為何消失了這麼多年?”
老僧沉默片刻後說道:“很多年前,一個少年來到爛柯寺,棋力驚人,橫掃寺間諸僧,於是我下瓦山與他對了三棋,前兩局勝負各一,到了第三盤殘局,我與他因為對某個連環劫的演算法不同產生了爭執。”
“那少年驕傲到了極點,大概是急了眼,所以說話也越來越難聽,那時我不知何故動了嗔念,竟鬼使神差打了他一掌,少年吐了口血。罵我無恥,恨恨而去,我事後靜思當日之事,發現他的演算法才是正確的,不由大生悔恨之心,經歧山長老點化,就此遠離棋枰,隱居不問世事。以修行來化解當年之悔。”
南晉棋師聞言大驚。
他自負棋藝驚人。虎躍澗旁那道亂柯局,也難不住自己,但他絕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