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閣臣皆為從一品。
不知曉那對穿越夫妻如何想的,太祖皇帝對官職或勳爵制定的極為苛刻,遠不像後世小說電視裡演的隨隨便便的都是一品官。除了三名閣臣外,大秦的江南總督,兩廣總督,直隸總督,三大總督也是一品官,也就是說在大秦從上到下十幾萬的官員中,一品官職的只有六人,也只有他們的才能獲封為一品誥命。
勳貴之家的,比如蘭陵侯丁怡,不過是三品誥命,信陽王王妃,楚凌王王妃勉強算是一品誥命,王府勳貴不掌權,王府王妃也受不得一品誥命的禮,當然這些有一品誥命也不會在王妃面前放肆,一般會行平禮。至於宮中的妃嬪,晉升又有另一套規矩。
太祖皇帝制定下的政策,是為了抑制開國勳貴,也使得勳貴的不敢驕橫跋扈,皇帝手下的官員不會在勳貴們面前卑躬屈膝,雖然官員爵位,但官職要比勳貴列侯高得多,唯一的例外是信陽府的老太妃,在嫁給信陽王前,太祖皇后封她為安國,她是唯一一個超品級的誥命。
至於當今皇帝的皇子公主,有幾位冊封為王,有幾位是郡王,因中宮皇后子女,公主的封爵大部分都是二品,尚了公主的駙馬爺,會得個二品的駙馬都尉閒職、在大秦娶公主不是好事,許多有志氣的讀書人敬謝不敏,丁柔聽說過笑話,大比之前,凡是有志向高中的舉子,大多會定下親事,就是防著皇帝賜婚。讀書人流傳著一句話,寧肯娶座師家的,也不娶公主。
因隱王之亂,太祖皇后立下鐵令,大秦皇室不同勳貴聯姻,皇子還好辦,娶得大多是朝臣之女,有句老話最適合大秦的公主,皇帝女兒也愁嫁。丁柔不厚道的猜想,是不是太祖皇后沒有女兒,才會下了此命令?當今陛下有幾位公主,據說選駙馬時,正經費了一番心思。
丁柔抬了抬眼兒,聽太說過一句,私底下有傳說信陽王老太妃許是太祖皇后的私生女,如果真是如此,太祖皇后是同外人生下的女兒?丁柔不信太祖皇后會這麼報復,她是那般剛烈鮮活的女子,也許她不是報復,太祖皇帝能負心薄倖,辜負她,她為何就不能愛上別人?丁柔有些遺憾手札裡並沒這段的記載,不僅簡體漢子沒有,用拼音寫出來的,也沒有。
信陽王老太妃,昔日的安國,身份成迷,據說很小就跟著太祖皇后,以師徒相稱。丁柔輕笑,又想到信陽王府裡去了?她是對老太妃好奇,不管是不是太祖皇后的私生女,可老太妃是穿越者教匯出來的,同太祖皇后一樣,為巾幗英雄,在某些方面,她比太祖皇后更狠,更決絕,放在現代一定會被成為鐵娘子。
只可惜她站得太高,離丁柔太遠,想見也見不到。聽見丫頭的請安聲,丁柔他們已經穿過穿堂,走進了主宅,吏部侍郎周府比丁府奢華些,但遠遠趕不上蘭陵侯府富貴。
邁進跨院,五明兩暗的正房,旁邊配有廂房,耳房,小廚房,院子鋪著石子路,因是冬天又下雪,為了不弄溼太太們的鞋子,清掃乾淨路面,難為掃雪的丫頭,來一人就得掃一次路面。丁柔見廊下站著桃紅厚襖的小丫頭,頭上帶著護耳兒,但臉也凍紅了,穿得在厚實,即便迴廊下是避風雪的,但冬天站在外面當值,也會冷,丁柔有幾分慶幸老天爺沒讓她穿成丫頭,丁敏在唸慈庵前,是不是凍僵了?
丁柔承認她不厚道,簾子跳開,滾古俺熱氣帶著淡香撲面而來,進了門,有丫頭上前獻上進門參茶,獻上溫熱的絹帕。丁柔第一次隨太出門,也是第一次享這等待遇,偷瞄著太的做法,她照貓畫虎,退下大髦交給侍立在旁的梳著雙辮子的小丫頭,先用熱熱的帕子暖手,再抿了口參茶暖胃,雖然丁柔意外,但一系列動作做起來並不見生澀拘謹,彷彿她享受過這種待遇一般。
太勾了勾唇角,她有意不告訴丁柔,也不是有意試探她,在府裡可試探丁柔,但在外面丁柔一旦出醜,那丟得是整個丁家的臉面,太雖然面上不顯,但一路上一直想著方才偶遇信陽王和尹家四的事,推測丁敏到底去唸慈庵等得是誰?往日同丁柔相處久了,太信任丁柔,她會臨危不亂,才忘了告訴她周府的規矩。
太輕聲道六丫兒,記得周府的太姓孟。”
“嗯。”丁柔點點頭,對屋子裡有有別於外面的奢華擺設釋然了些,江浙豪門孟家,江南四大家之一,據說曾為太祖出過軍費,孟家不是最有錢的,但孟家女兒以知書達理聞名,四皇子的正妃就是孟家女。
“你可算是到了,就屬你來的遲。”
親切,熟悉,略帶打趣的語調,這聲音的主人就是孟老,太撫了撫身,“路上馬車壞了,耽擱些功夫。”
“馬車壞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