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幻想,確實,從照片、影視中的國外確實很美,但是生活在其中的第一代華人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語言障礙,中國學歷不被承認,沒有什麼經濟基礎,所有的一切必須白手起家,重新再來。為了擁有一個象樣的家,為了在同鄉面前尊嚴的活著,他們常常是幾份工一起做,沒日沒夜打體力工賺錢。國外的體力工是實實在在的力氣活,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十小時工資不高,但是對於他們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嗎?很多曾經在中國叱吒風雲的人物,來到了國外,只能選擇忘記過去,面對現實,從最低處做起。錢賺得艱辛,也讓他們逐漸改變了瀟灑的個性,越來越看中金錢的重要地位。慢慢的,人越來越狹隘,機械化了。華人中,喜歡的是比較,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好象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群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意思的是,很多的時候比較的結果往往是,看到的是自己的劣勢,聽到的是別人的優勢。於是,只能更加辛苦,更加努力賺錢、賺錢。
有的時候,和他們交往,我真的覺得很沒有味道。好在,澳洲沒有那麼多人情世故,覺得談的來,就多往來;覺得沒有意思,就少來往。雖然常常參加華人聚會,認識形形色色的人,真正的朋友,少之又少。
澳洲新移民經常遇到幾個問題:子女的教育問題、父母隨遷能否適應當地的生活、個人在澳洲的發展問題。每個問題都可能毀掉原本美好的移民希望。
我現在學會計,學費差不多要一年3萬澳元,生活費再怎麼省,在悉尼這種城市1萬5也是省不了的。
就說汽油的價錢吧,現在是99澳元每100升,大家自己算算吧,1澳元等於07美元。停車費,悉尼都是15澳元一小時起的。我停過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敢開車進city了。房租更誇張,悉尼這裡留學生很多都租不起房間,甚至租不起客廳,只能兩個人共同share一個客廳,這樣還要100多澳元。
剛才忘了說了,澳洲這裡房租和美國不同是按照每週結算了,也就是100多澳元一週。現在澳幣兌人民幣漲得太兇了,買房這兩年估計夠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