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那麼測定四季,春種秋收,夏忙冬貯,就成了帝王所必具的智慧和能力;觀察天象,通曉四季變化,並將風霜雨雪的發生規律集於自身,用來指揮庶民的行動,便成為帝王的偉大之處。
相傳,黃帝遊於洛水之上,殺五牲祭告河神,有龍馬負天書而出,赤文篆字授以天機。黃玉為匣,長三尺,厚一寸,四合有戶,白玉檢,黃金繩,芝為泥,封兩端。章曰“天黃帝符璽”五字,廣袤各三寸,深四分,鳥文。圖玄而綈狀,可舒捲,長三十尺,廣九寸,中有七十二帝地形之制,天文位都之差。
東、西、南、北既為木、金、火、水所生,中為土所生,土為五,所生成數為5+5=10,6、7、8、9代表四季。10為土,乃地所生,承納四季,自然天成,河圖得以生成。
與北斗授時相配的是十月曆制,一年十月,每月三十六日,全年三百六十日;每月分三個節氣,每十二天一個節氣,全年三十個節氣。
東方,春,包括八個節氣,合於八之數;南方,夏,七個節氣,合於七之數;西方,秋,九個節氣,合於九之數;北方,冬,六個節氣,合於六之數,一年三十個節氣,合於三百六十日。
庶民自然見不到河圖,但是漸漸懂得了觀看北斗,北斗星在天際繞了一圈,人間也就走完了一年三百六十天的歲月。順理成章,四季就是這樣交替的,時光就是按這個程式流逝的。
由於有了“龍馬負圖”的傳說,“龍”或“龍圖”便成為炎黃部族最古老的圖騰。
後來,又有了“神龜負書”的傳說,“夫河龜負書者,乃神龜也。其背所有之文,有一長畫,二短畫,一點白近尾,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