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畢,喇嘛僧請嗣皇帝送殮。皇太極動也不動,忽然說道:“大行皇帝還有心願未了且慢收殮。”
接著吩咐承宣官請繼大妃出殿。大貝勒知道他不懷好意,忙上去奏道:“不可一來繼大妃如今已是太后的地位,皇上倘有諭旨,只宜屈尊,到太后宮中去。二來,如今大行皇帝新喪,繼大妃正萬分傷感的時候,皇上不宜有所宣召。”
皇太極說道:“這話雖是不錯。但是如今的事,不是朕敢宣召她,仍是大行皇帝的遺旨。”
大貝勒無法攔阻。一會兒,那納喇氏滿面淚痕,走出殿來。文武百官上前請過安,皇態極也請過安,便喝一聲:“聽遺旨。”
()好看的txt電子書
皇太極自己先跪在地上,說道:“大行皇帝有口詔付朕道‘我死後必以納喇氏殉葬。’”
說罷,站起身來。納喇氏聽了這句話,嗡的一聲,一縷柔魂飛出泥丸宮。他親生子多爾袞、多鐸兩人,上去扶著她,拉住她的衣袖,大哭起來。納喇氏亦漸漸清醒。也哭著說道:“我自十二歲得侍奉先帝,至今二十六年,海樣深情,原不忍相離,只是我兩兒多爾袞多鐸,年紀都小,我死以後,求皇上看先帝面上,好好看待他們。”
說著,拜下地去皇太極也慌忙回拜。納喇氏站起身回宮去了停了一會,宮女出來報道:“大妃己殉節了。”
跟著又報道庶妃阿濟根氏,德因澤氏,也自縊死了。這裡大殿上,才大吹大擂地,把英明皇帝的屍首收殮起來。從此改年號為天聰。這就是清史上的太宗文皇帝。一日,太宗和大貝勒商量冊立皇后的事體,大貝勒便問欲冊立何人?太宗說道:“父皇在日,雖已給聯娶了元妃,此外後宮得寵的妃嬪,也卻很多,但是聯心目中,只有那博爾濟吉特氏,意欲立她為後,又怕人知道她是再醮之婦,給人恥笑,因此遲疑不決。”
大貝勒說道:“陛下也忒煞過慮了,從來夫婦以愛情為重。吉特氏既合陛下的心意,便為妨冊立為後。若然怕人恥笑,可與吉特氏重新行過婚禮,告過宗廟,還有誰敢來恥笑。”
太宗聽了連說不錯,惟是這個禮節,卻須十分隆重。如今卻叫誰去籌備這個大典呢?大貝勒便道“這裡不是有一個範先生麼。他肚子裡有的禮數,可以叫他去辦”
太宗點頭稱是。便傳范文程進宮,一夜工夫,擬定了一張大婚的禮節單兒,太宗下旨,發交禮部籌備。一霎時滿城傳遍,都知道皇帝要娶皇后了。到了大婚的那一天,宮中燈綵輝煌,果然熱鬧非常。皇后坐著鳳輦,一隊一隊細樂,迎進宮去。見了太宗,先行君臣之禮,後行夫婦之禮。皇帝和皇后,並肩坐在寶座上,受過百官的朝賀,然後起駕,往太廟行廟見禮。回到宮中,受妃嬪的朝賀,又行家教禮。那弟兄叔伯妯娌姊妹,都一一見過禮。又受文武百官命婦的朝賀。行禮即畢,夫妻雙雙回寢宮去。行合巹禮。太宗放眼看時,見吉特氏穿著皇后的服式,更覺的儀態萬方,容顏絕代。後面隨著一群妃嬪,雖也華服錦衣,卻都被吉特氏的顏色壓下去,好似鴉鵲隨著鳳凰,野花傍著牡丹。真所謂六宮粉黛無顏色。太宗當下命眾妃嬪退出,自己拉著吉特後的纖手,並肩坐下,淺斟低酌起來。原來這位吉特後和太宗的一段姻緣,說來也有湊巧。太宗做貝勒時代,少年英俊,最歡喜打獵。宮中無事,便帶著幾個待衛,爬山越嶺,追飛逐走。一日,在林子裡追著一頭母鹿,那母鹿向前面狂奔,追過幾個山頭,那母鹿也不見了。抬頭看時,四周一帶山岡,草長鶯飛,另是一種風景。正看得出神,忽聽得一片馬蹄聲,風馳雷掣而來。有三四十個女郎,各各騎馬,短袖蠻靴,背弓挾矢,彷彿也是出來打獵的。內中有一位女郎,苗條身段嫋娜腰肢,長得十分俊俏。忽見一個陌生男子,便回頭囗囗對她的侍女說道:“你問他是什麼人,那裡來的,怎麼這樣沒規矩,闖進俺們的圍場。”
皇太極便說出自己的姓名家世,和出來打獵,一陣子亂跑,不覺跑到這個地方來。這女郎,平日已經聞人說過建州那四貝勒如何英雄,如今看他果然是一表人才,說話流利,從來佳人愛才子,當下便不覺心頭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意,便開口說道:“既是建州四貝勒,俺們都是鄰部,這地方離貴部已有二百里路,想來貝勒一時也不得回去,俺棚帳便在前面,請貝勒過去坐著,喝一口水,再談罷。”
說著自己在前面領路。這時皇太極已被她這嚦嚦鶯聲迷住了,也不由得上馬跟去。後面跟著一群女孩子,說說笑笑。轉過樹林,便露出一座大棚帳來。皇太極跟著走進帳去,分賓主坐下,待女送上酥酪餑餑來。他肚子里正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