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皇清秘史 作者:南方網

滿兵重重圍困。可憐張承蔭頗廷相蒲世芳和遊擊梁汝貴等五十員戰將,都死在亂箭之下。那敗殘兵士,紛紛向山下逃走。滿兵追殺十餘里,才住了。這一場殺,兩位貝勒獲得戰馬三千匹,盔甲七十副,兵仗器械不可勝數。一路唱著凱歌,回到大營,英明皇帝給他們在營裡大開慶功筵宴。這且不去說他,且說明朝神宗皇帝看看國弱民貧,百官偷惰,已是十分憂慮。忽然接到建州入寇,撫順失守,李永芳投降,鄒儲賢死節的訊息,接著又得到張承蔭全軍覆沒的軍報,不由得驚惶起來。立刻傳諭陛勤政殿召見六部臣工,那兵部侍郎楊鎬出班奏道:“建州夷人努爾哈赤,久有反意,臣前任遼東巡撫時,一再奏陳。無奈那時李成梁一味敷衍,我朝又因軍餉缺乏,遇事因循,直到如今鬧成這不可收拾的局面。依臣愚見,現在建州夷自稱可汗,屢次寇邊,他目中久無天朝,可想而知,為今之計,我朝非大發兵馬痛痛地剿伐他一下不可。但是出軍關外,非尋常戰事可比,必要選熟悉關外情形地理的才可以去得。據臣所知,有老將李如柏,罷職多年,求皇上降旨徵召他起來,授他遼東總兵之職。又有杜松、劉繼、劉遇節、馬林、麻巖、賀世賢等,都是深明關外情形的,請皇上調進京來,一一委任大小各職,跟著李如柏帶兵二十萬出關實力征剿。至於出軍的路程,愚臣也早有計劃,擬分大軍為四路,令杜松及劉遇節等統兵三萬,從瀋陽出撫順關沿渾河左岸入蘇子河的河谷。令馬林和麻巖等,會合葉赫的援軍一萬五千人,從開原鐵嶺方面出三岔兒入蘇子河一帶。令李如柏和賀世賢等統兵二萬五千,沿太子河出清河城從鴉鶻關入盛京老城。令劉繼帶兵一萬,會合朝鮮援軍一萬,從寬甸出佟家江一帶,入盛京老城的南面。另委統兵大員,帶領大軍,屯駐瀋陽,遙為策應這是進退兩利,一網打盡之策。望陛下采納。”

楊鎬奏罷,兩旁官員,見他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篇,他們也沒得別的說了,當下退了朝。楊鎬回到家裡,自有一班同僚前來探望。到了第二天,宮裡傳下聖旨來,拜楊鎬以兵部侍郎兼遼東經略使,駐紮瀋陽,為四路總指揮官。其餘李如柏等,都依了楊鎬原奏。各各加上官銜,跟隨大軍出關,征伐建州,大申天討。那兵士和糧餉,都從福建浙江四川甘肅各省徵集。可憐自從萬曆四十六年十月,下了這道徵夷的上諭,直到第二年三月,才得湊雜成軍。大軍開拔的這一天,楊鎬傳集人馬在大校場聽點。劉繼是先鋒官,早在將臺伺候。楊鎬騎馬到了校場一看,見那四處八方的人馬,號令不一,服裝也不一樣,非常零亂散雜,心裡老大不高興。回想到國家府庫空虛,也是沒有法子的事體。當下他便略略檢閱一過,傳令祭旗。祭畢,他對著面前眾將官兵士們,說了一套慷慨淋漓的話。然後把大軍分作四路,出兵征伐。分派停當,回營休息。這個時候明朝的武將雖然是庸愚之輩,但有一位鼎鼎大名的女英雄,就在這個時候出現,足以為我民族生色的在本書裡說,雖算是個主中之賓,也不能不略為紀述。這位漢族的女英雄,實與滿洲的女謀士,大有不同呵。這位女英雄是誰,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秦良玉。明朝萬曆四十七年二月,秦良玉在四川,接到出山海關禦敵檄文,當即召集部下,勉以衛國殺敵之意。部下無不摩拳擦掌,勇氣百倍。秦良玉命她的哥哥秦邦屏帶了一支兵馬,作為先鋒,兼程前進。她的弟弟民屏,帶一支兵隨後繼去。她也一同起身,分撥往關外出發。楊經略見諸路援兵先後到齊,深恐師老財匱,乃訂期命四路人馬同時進攻。總兵馬林出開原,攻北路,杜松出撫順,攻西路。李如柏出清河,攻南路,劉挺出寬甸,攻東南。並分派各土司兵及朝鮮兵為助,於三月間在二道關會齊。適值大雪,天上地下,滿成銀裝的世界。塞外的地方,本來就非常的冷,再一經雪花飄飛,那個冷簡直要墮指裂膚了。那時各軍在半途受了許多的痛苦,人馬大半凍僵,只好緩緩前行。惟那杜松,他本是山海關總兵,對於關外的雪,算是司空見慣,因他的部下,久在塞外作戰的原故,當下那杜松一見降了大雪,頓時高興起來,想奪頭功,便令軍士冒雪西進。到了渾河,冰凍未開。杜松一聲令下,人馬一齊徑渡,不料正渡的中間,那冰凍忽解,溺死了軍士多人。渡過了對岸,有滿洲兵三隊迎戰。那秦邦屏領土司兵隸杜松部下,當時揮刀縱馬,指揮手下的兵接戰。滿兵不敵,退走。杜軍踴躍爭先,追逐至薩爾滸山。此地系滿洲要塞。那英明皇帝聽得杜軍進攻,急率大隊人馬迎擊。那時雪雖已止,北風怒吼,如刀刮面天地晦冥如黑夜。杜松令軍中點起火炬,卻被滿洲兵由暗處看明,箭射刀砍了一陣,可憐那秦良玉她哥哥邦屏中箭而死。她的弟弟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