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3 / 4)

小說:皇清秘史 作者:南方網

常,九歲就能下筆成文,兼有舌辯。既長諸子百家六韜三略兼及兵刑、天文、地理諸書,無所不讀。他見彗星出現,兩廣一帶賊盜四起,如羅大網、大鯉魚陳金剛等,紛紛起事,至少亦聚眾數千。小則打劫村舍,大則割地據池。那些官僚,都畏罪不敢奏報。錢江看到這機會,便道:“今天下大勢,趨於東南,珠江流域,必有興者。”

此吾脫穎時矣遂舍家到廣東花縣地方,住在旅館裡。正當七月時候,天氣尚在炎熱。錢江獨行無伴,便小憩林下,正見一書生迎面而來,把錢江估量一番,便揖說道:“看先生不像本處人氏,卻獨自游到這裡,可不是堪輿大家,講青鳥尋龍|穴的麼?”

錢江道:“某志不在此,自古道‘地靈人自傑’,講甚麼真龍正人,足下達人,何也一般迷信呢。”

()好看的txt電子書

那人急忙謝道:“小弟見不及此,才聞高論,大歉於心。請問足下貴姓尊名,哪裡人氏。”

錢江答道:“某姓錢,名江號東平,浙江歸安人氏。”

那人納頭便拜,歡喜說道:“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仰慕已久,幸會幸會。”

錢江即回禮道“小可錢江,卻勞老兄如此敬愛,請問先生上姓尊名?”

那人答道:“小弟姓馮單名一個逵字,別號雲山,本地人氏,向在山中唸書。”

錢江見他氣宇非凡,談吐風雅,知非等閒之人,忙道:“方今天下多故,正豪傑出頭之時老兄高才,卻不尋個機會出身。這是什麼原故呢?”

馮逵答道:“先生說的雖是,怎奈韃靼盤踞中原,大丈夫昂昂七尺,何忍赧顏北面稱臣,故隱居於此,願先生有以教之。”

錢江聽罷,知道是同志,便問道:“在廣東曾得有可以同事的人麼?”

馮逵答道:“同志中人,本不易得,惟所見有洪秀全者真英雄也。此人就是本縣人氏,器量寬洪,確有龍鳳之姿,天日之後,且能懷大志腹有良謀,先生若欲一見,弟當作前導。”

錢江道:“如此甚好。”

說罷,便攜著手同行。一路上但見山勢崇隆,枝林幽雅,流泉有韻,百鳥飛鳴。錢馮二人,一路上又說些閒話,忽馮逵指著前面一人說道:“前面來的卻洪大哥也。”

錢江舉頭一望,但見那人生得天庭廣闊,地閣豐隆,眉侵入發,眼似流星,長耳寬頤,豐顴高準,五尺以上身材,三十來歲年紀。頭戴濟南草笠,身穿一領道裝長服,腳登一雙蒲草鞋兒,手執一把羽毛扇子。錢江看著那人,暗地裡早喝一聲彩。約莫遠離三四丈,那人見了錢江,拱手說道:“勞錢先生遠行至此,折殺洪某了。”

說罷,納頭便拜。錢江急回過禮說道:“刀筆小吏,何勞遠接,足下不是雲翁說的洪秀全哥哥麼?”

那人答道:“小可姓洪原名仁恬,字秀泉,後隱居於此,改名秀全,常聽雲翁說起先生大名。只以旅館中,談話不便,未敢造次進謁,今蒙枉願,足慰生平。”

錢江聽了大喜,三人齊一行來。不多時,早到一個山寺,這寺雖不甚寬廣,倒卻幽靜,秀全便導至一分密室,分賓主坐下,秀全卻去濟南草笠,露出頭上毛髮蓬蓬。錢江大驚道,原來洪君卻是個道者,其真失敬了。秀全道:“哪裡說,小弟因不忍徇異族雜雉制度,削棄父母的毛血,故喬扮道裝,免暴官汙吏的捕風捉影,這是真的。若中原未復,反甘心作方外人,弟所最鄙,先生休再思疑,但恐此事非同小可,縱有熱誠,無從著手,也是枉然。若得先生曲賜教誨,實為萬幸。”

錢江便答道:“我漢族自遭變以來,清初屢起革命,亦足見人心未忘祖國也,吳三桂誤於前,而悔於後,本不足以服人心以來,且日暮途窮,卒以致敗,自是滿洲勢力頑固。雖呂留良、會靜戴名世之徒,鼓吹風潮,終難下手,亦勢為之耳。嘉慶間,川湖以邪教起事,尚縱橫數省,震動八方,況足下以命世之傑,具復國之憂,而伸大義於天下,名正言順,誰不望而歸,方今朝廷失道,盜賊紛起,足下若因其勢用之,總攬中才,拯扶飢溺。此於載一時之機也,惟足下圖之。洪秀全聽罷大喜道:“先生之言洞竅機要,奈今廣東人民,風氣未開,沉迷不醒,若要舉義,計將安出?”

錢江又道:“廣東省濱臨大海,足下舟師未備糧械未完,非用武之地也。廣西地形險阻,豪傑眾多,又無糧食不敷之患,今大鯉魚羅大岡等雖綠林之輩,然皆聚眾數千,熱不為弱。足下若推同志士,間道入廣西,撫其眾,曉以大義,旌旗所指,當如破竹。然後取長沙,下武昌,握金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