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2 / 4)

小說:皇清秘史 作者:南方網

秘密的關係,買通關節,代平齡考中舉人的。肅順得了供狀,更奏明咸豐皇帝,定了柏家父子一個斬立決的罪,那滿朝文武大臣,除了肅順的私黨,沒有一個不替柏中堂呼冤叫屈的,都上奏摺求咸豐皇帝莫殺柏俊。到了那一天,柏俊應該行刑的時候,柏俊在刑部大監中,靜候聖旨。這時柏家父子,哭得同淚人一般,便有柏俊的門生,都到刑部大監,來拜見柏俊。那些門生都說中堂一定可以仰邀寬典的,柏俊也心想咸豐皇帝決不致殺他,便囑咐他第二個兒子,到西直門外夕照寺去守候。等上諭下來,要是發配充軍,便可父子同行了。他第二個兒子奉了父命,就直奔夕照寺去。這裡柏中堂換上一件銀灰鼠的外套,反穿在身上,為的是到了菜市口,臨時上諭下來,赦回之後,他便可以將外套正面,又反過來,叩頭謝恩。誰知柏中堂反穿著銀灰鼠外套,走到菜市口,那朝中文武大臣,正在殿上跪求咸豐皇帝免柏俊一死。無奈咸豐皇帝聽了肅順的話,再也挽回不來,當時咸豐皇帝對大臣們說道“朕不是殺宰相,朕是殺主考,雖歷代無宰相之例,但是主考貪贓枉法,不可不辦。”

咸豐皇帝拒絕了文武百官的請求,就命肅順趕快傳旨將柏俊父子一齊殺了。柏俊臨死的時候,囑咐他第二個兒子,不要忘了殺父之仇。這是以前的事,如今柏俊的二兒子,居然也守到肅順殺頭的這一天,所以情願出一千銀子,把肅順的頭買回去,祭他的冤屈的父親,這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奉勸世間的人,千萬別仗著自己有權有勢,便無法無天的去幹,要曉得作下了孽,是必有報應的。等到惡貫滿盈時,也必死於非命。肅順這個人,便是前車之鑑。閒話少說,且說肅順殺頭的那一天,北京城中,有幾位大名士,在達智橋松筠庵中扶戰,忽然戰壇上的戰筆,自己動起來,眾人大驚,忙過來看時,只見戰壇上寫了幾個大字是“剛在菜市口吃一刀”。眾人一想,這一定是肅順的鬼魂,作起怪來了,大家議論紛紛,都以為是一件奇事。有說肅順要變成厲鬼的,有說肅順究竟是一個惡人,至死尚不馴善的。就有人談起肅順的家世來,做書的人,也不妨藉著他們的話,將肅順的家世,細表一下。原來肅順的父親,便是鄭親王烏爾棍布,前回書中,已見過烏爾棍布的名字。肅順並不是正出,是姨太太生的肅順的母親,原是一個好人家的女兒,住家在東城裱背衚衕;他父親是一個不第的秀才,姓吳名逸富,家中十分窮苦,讀了幾年的書,不曾進過學。因為家境困難,就讀不起書了,只得改行做小買賣,每天在街上賣冰糖葫蘆。有一天鄭親王烏爾棍布,下得朝來,坐著騾車,走過裱背衚衕口,見一個絕色的女子心中不覺大動,回到府中,時時刻刻想著這個女子。便喚一個心腹包衣姓趙的去打聽,打算將那絕色女子買回來,做一房姨太太。那姓趙的去探明,知道那女孩兒的父親,就是吳逸富。家裡雖然窮苦,但是一個書香人家,決不肯賣女兒給人做姨太太。況且這女孩兒亦已說好了婆家,更是無法可想,姓趙的便照直地回覆鄭親王。誰知鄭親王和那女孩兒好像前世裡有一切的,他朝思暮想,非要把那女孩兒弄到手中做姨太太不可。便限趙包衣三個月的限期,務必把那女孩兒弄到。就是花費十萬八千銀子,也是願意的。那姓趙的在急切之中,忽然想出一條妙計。恰巧那裱背衚衕裡有一座空屋子,姓趙的就租下來,作為自己的住宅,不多幾時,因為鄰居的關係,與吳逸富相識了。過了些時,便做了朋友,十分知己,常常拿銀錢去幫助吳逸富,吳逸富因此更為感激。日子一久,他二人就結拜了兄弟,大哥長老弟短的親熱得了不得,姓趙的想把鄭親王的話,對吳逸富去說,叫他把女兒送到王府去做姨太太,毀了以前所定的婚姻。怎奈那吳逸富又是一個讀書人,有點書氣,什麼仁義道德啦,成天不離口。姓趙的想著也不敢說,知道說出去,一定要碰回來的,反把事弄糟了。所以就不對吳逸富說起,但是看看限期快到了,一時卻也想不出下手的方法,這時鄭親王忽然接管步軍統領衙門的差使,做了九門提督,有權有勢,誰也害怕他。鄭親王到任三天,忽然解到一批盜犯,那姓趙的,本是鄭親王的心腹,莫就步軍統領衙門,便是王府也是自由出入慣的他也跟著鄭親王到衙門裡去,忽然又想出一個妙計。拿錢打通強盜,叫強盜一口咬定吳逸富,說是他們的窩家,又故意埋些贓物在吳逸富的家內,可憐那吳逸富睡在鼓裡,怎會知道有人陷害他。這一天,吳逸富提了一個竹籃,籃子裡裝著冰糖葫蘆,正走到東西牌樓,忽然來了幾個人,將他圍住,一個穿灰色布袍子的大漢,走上前去,對吳逸富說:“得啦,別賣葫蘆啦跟著咱們走吧。”

吳逸富見這般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