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昆蘭號的堅厚裝甲,放任海盜蹂躪,我們自顧自地準備跳躍。雖然這有些賭博性質,但卻是那種情況下唯一可行的方法,行動籌劃部透過了這個方案。孔秀先讓侍僧機集中力量消滅對大船更有威脅的導彈艇,在幹掉十之五六後便全數返航。昆蘭的船員開始編寫跳躍程式。一切準備就緒後,大家陸續進入維生艙,艦炮都交給電腦去管理,讓它們自動反擊海盜去。
正在進行跳躍最後準備的昆蘭號就像一塊浮在宇宙中的死木頭,成了海盜機炮和導彈的靶子。好在海盜的進攻輕浮而毫無章法,它們同時從四面八方發動攻擊,使昆蘭號得以在炮彈核導彈的撞擊和轟擊中保持平衡。如果昆蘭號完整無損,抗住這麼一陣攻擊應該不在話下,但我們先前經受過流星群的洗禮,現在又……我只能一邊祈禱維修的質量絕對過硬,一邊躺進維生艙;在艙門合上的時候,我心中不禁想到這個維生泡會不會成了自己的棺材……
我想當時昆蘭號的所有人都跟我一樣,是在惴惴不安中無奈地被催眠氣體趕進夢鄉的。
按照程式,電腦會在最後一個人進入睡眠狀態的2分鐘後開始跳躍。
真是幸運之至!我們還有再次甦醒的機會!當大家睜開眼睛時,昆蘭號還在,並沒有炸得四分五裂,而外面的海盜和兩顆遙遙相對的昏暗太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寧靜的星空和3G7熟悉的陽光!
我們成功了!我們幸運地回到了3G7!
我們找到了高騰號和柯嵐號,他們先一步成功跳到這裡,正在那裡為昆蘭號擔心不已。大家都安然無恙!大家都安然無恙!
在短暫的慶祝和安排下死裡逃生的初步事務後,我們想起了撿到的那件遺物。孔秀組織人手對它進行了初步研究,確定了它是一種訊號吊艙,不過跟我們以前所見過的同類裝置全然不同;至於其科技層次,科研部的答案是——深不可測!科研部準備進行深入研究,出於薩木塔特有的對新奇技術的敏感性,他們對從中找出一兩項驚世駭俗的科技很有信心。
儘管還不知道那東西到底有些什麼秘密,大家都把它看成了幸運的象徵。是啊,海盜在那裡找了那麼久,卻讓我們得到了它;海盜千方百計想要搶去,甚至都出動了重巡,卻被我們安然地留在了手裡。
“是外星人的東西耶!”
“我們又可以學到什麼了不起的技術了!”
“在天上飛了這麼久,也該我們發達發達了!”
……
船員們如是議論著。
也許是大難不死的狂喜與劫後餘生的興奮衝昏了我們的頭腦,當時整個船隊從上到下,從我、孔秀和福門康直到基層船員,都認為我們終於在星海中找到了幸運……
海盜造成的損傷並沒有我們想的嚴重,比起流星群造成的不過是小菜一碟。我們讓一個工作隊的六艘船修理昆蘭號等三艘船,另一個工作隊去採礦。我們準備重新開始我們的作業。
發現那個外星遺物是特殊事件,有必要馬上知會薩木塔薩。因為擔心昆蘭號再突然返回希格拉造成外界猜疑,(我們不敢確定薩們是否會公開這個發現。)所以籌劃部決定船隊還是停留在3G7繼續我們的採礦作業,只透過超光速通訊向薩彙報情況。
當時用來進行超光速通訊的量子腦和解碼機制造起來還非常困難,無法像現在這樣每船一套,在民用船隻上只有相當規模的船隊主艦才會配備;對於軍艦也只有航母和重巡以及單獨執行任務的主力艦或護衛艦才會裝備。昆蘭號屬於前者,布申瑞號則屬於後者,它因為任務特殊也臨時安置了一部;剛剛在341星區,我們和他們向希格拉報平安時用的就是這種以“量子共振”為原理的超光速通訊裝置。
整理好事件彙報和初步研究報告的材料,匯總了高層幹部的看法和意見,我和孔秀及有關人員來到位於底層甲板的量子通訊分隊的艙位。他們早已按照通知,將裝置都準備好了。量子通訊只能單對單聯絡,所以參與通訊的只有身為最高官員的我一個。操作員們先讓我做了一些放鬆思想、排除雜念的活動,以保證通訊的純度,然後讓我儘量鬆弛地躺進位置上。在部長馮明的命令下,一個半球形的玻璃罩慢慢合上,把我罩在裡面;緊接著我後頸的神經介面一陣麻酥,那是“量子腦”在與我的大腦相接駁;之後是一陣十分討厭的眩暈,眩暈過後,我進入一種半催眠狀態。——量子腦已經與我的大腦“從精神上”融為一體了,當然(也幸虧)是暫時性的。
之後馮明似乎說了句“開始”,我感到大腦漸漸熱起來,(其實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