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參謀部的研究,我們船隊最佳的戰力組成,最終苦行僧艦要達到8艘左右,蜂巢艦要達到6~8艘,甚至驅逐艦也要擴充,要達到4艘。(畢竟十萬噸的驅逐艦與泰坦和希格拉的制式驅逐艦的18萬噸比較起來祟了點。)趁著現在休整,趁著法康隆號和船塢都在,使勁壓榨,船的數量可以完成個大概。但困擾我的問題是——
人。
正文 第99章 節日籌備
根據參謀部的研究,我們船隊最佳的戰力組成,最終苦行僧艦要達到8艘左右,蜂巢艦要達到6~8艘,甚至驅逐艦也要擴充,要達到4艘。(畢竟十萬噸的驅逐艦與泰坦和希格拉的制式驅逐艦的18萬噸比較起來祟了點。)趁著現在休整,趁著法康隆號和船塢都在,使勁壓榨,船的數量可以完成個大概。但困擾我的問題是——
人。
民事工作上,機器人可以大顯身手,低強度的戰鬥中機器人也有用武之地,但在高強度的戰鬥中,人工智慧的應變能力就不夠了,至少離不開活生生的人來確定智慧計算的初始條件和取捨最終結果。因而打仗還是離不開人。有人就有傷病死亡,那就得多預備點人來“消耗”。按照參謀部這份“理想配置表”,考慮到未來的“重巡級”超主力艦,再考慮到人員的傷亡,以我們現在的這四千人可不夠用。昆蘭號和法康隆號在執行長期任務時,為了保證人員的健康,都預備雙份多一點的船員,每三個月輪換一次,一組工作,一組冷凍睡眠。昆蘭號的所有冷凍艙都空了,人全醒了,又加上逃到碧螺灣的人,所有人都在一直工作,即便有些小崗位可以輪換休息,但絕對無法實現大輪換。唉,畢竟是非常時期,一直幹也是沒辦法的事,堅持吧。不過,法康隆號還在維持著三月輪換的制度,而且按日子算來,他們喚醒另一組的時間馬上就到。於是,有一天,我接通了戈爾,想“要人”。
“這麼巧。”戈爾在螢幕裡說,“正好我有事要找你。”
“哦?”我訝道,“有什麼事?你先說。”
“還是你先說吧。”
“你先說。”
“你先說吧。”
“那我說了。”我說,“現在建設量很大,希望你能借點工人幫我造船。”
“這不是早就說好的麼,而且早就開始一起幹了。”戈爾說。
“我們的礦石也不多了,以後還得往遠走,所以你得借我點礦。”我說。
“沒問題。”戈爾說,“這不也是說好的麼?”
“還有,為了趕時間,”我說,“你的建造陣列得借我下。”
“我們不是一直在這麼幹麼?”戈爾奇怪道。
“我的參謀部說除了現在這些還得再造一些。”我說。
“沒問題。堅決配合。”戈爾說。
“有了船,你再借我一千人開這些新船。打完仗還你。”我說。
“沒問題,堅決……”戈爾說,“你說什麼?借人?”
“對。”我說。真遺憾,最關鍵時刻被識破了。
戈爾失神了半晌,說:“你可真敢要啊,張嘴就是一千。”
我笑道:“反正你們就要換班了,那一組一千來人馬上就要解凍了。”
“你連這個都算出來了。”戈爾苦笑。
“要是不出這些事,我們現在應該跟你們一樣啊。”我說,“都一年多了,所有人都在挺著,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
“你們也真不容易。”戈爾點頭道,過了一會兒說,“雖然薩讓我配合你的一切要求,要人這事我們船隊得商量一下,我要是自己作主了,底下人可不管薩有什麼令,他們只會埋怨我。”
“好。不論成不成都沒問題。”我說,“你要說什麼事?”
“我可比你有良心多了。”戈爾說,“迴歸節就要到了。正好我們的乙組也要解凍了,我想咱們兩個船隊,哦,還有6號船塢,一起搞點活動慶祝。”
我呆住了。過了半晌才恢復說話能力:“迴歸節?今天幾號?”
“今天6月24。”戈爾說。
居然還有四天就是“六·;二八迴歸節”了!
戈爾說:“要不是芙子提醒,我也快忘了。”
“是啊,忘了……”我喃喃道,“不僅忘了,而且一忘就是一年半。去年的迴歸節我們就忘了,元旦也忘了……去年我們在哪兒?不記得了……元旦呢?應該是在碧螺灣,朝不保夕。再之前呢?兩年前的那個迴歸節,我們在為異獸事發而狼狽逃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