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2 / 4)

論》,強調“詩底主要質素”是“平民性”,“詩的效用”是能夠使“多數人向善”。對這種詩歌觀,周作人不能認同。他在2月26日出版的《晨報·副刊》上,發表了《詩的效用》一文,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詩歌觀。他指出,詩歌是要“個人將所感受的表現出來”,就達到了目的,就“有了他的效用”,“倘若捨己從人,去求大多數的瞭解”,就“不是他真的自己的表現了”。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周作人還覺得意猶未盡,於3月27日他又給俞平伯寫信,循循善誘地告誡俞平伯說:“文學的感化力並不是極大無限的,所以無論善之華惡之華都未必有什麼大影響於後人的行為”。年輕而思想激進的俞平伯接受了他的觀點。兩年後,俞平伯發表《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這篇寫得空靈超脫、虛無縹緲的散文,很得周作人的喜歡。他將這篇文章選入國文課教材,給予很高的評價。這對年輕的講師俞平伯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1924年孫伏園邀請了魯迅、周作人等十六位志同道合的撰稿人創辦了《語絲》週刊。同年底,俞平伯加入“語絲社”,開始在《語絲》上發表作品。1926年後周作人接替孫伏園編輯《語絲》。俞平伯更是如魚得水,相繼在《語絲》上發表了十幾篇作品。特別是在“語絲社”每月的*中,他與周作人經常見面,彼此的思想感情更加接近。

大革命失敗以後,周作人“閉戶讀書”,很少與外界聯絡,但與俞平伯、廢名等得意的弟子,卻交往很密切。他們不僅經常會面閒聊,還時常有書信往來。俞平伯曾將周作人自1924年到1932年寫給他的190餘封信,裝裱成三冊《春在堂所藏苦雨齋尺牘》。每六七十封信函,裝裱成一冊,用木板加封,還附有周作人寫的跋。

“七七”事變後,周作人附逆,俞平伯卻躲在書齋裡,沒有跟隨他的老師隨俗浮沉。不過在抗戰勝利後,俞平伯卻為當年自己沒有勸諫老師而感到歉疚和悔恨。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從爭辯到共鳴:周作人與梁實秋

周作人與梁實秋是在一次文藝論爭中開始交往的。

五四運動爆發時,正在清華學校讀書的梁實秋在五四運動的洗禮下,和一些激進的同學一樣,強烈的希望參與社會活動。他選擇了文學批評,以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和人辯駁問難”。而他的論爭對手中,就有周作人。周作人認為詩歌“須以真為主,美即在其中”,梁實秋不以為然,在1922年5月27日至29日,連續在《晨報·副刊》上發表多篇文章反駁。

周作人怒而反擊。他針對梁實秋提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善”的文藝觀點,在6月2日《晨報·副刊》上發表了《“醜的字句”》一文,對梁實秋的觀點進行了反駁。兩人你來我往,互不讓步,又相繼發表了幾篇文章互相辯難。

四個月後,冷靜下來的梁實秋作為清華文學社的學生代表,到八道灣來請周作人給他們講課。周作人並沒有計較剛剛發生過的那場爭論,一口答應下來。1923年3月3日周作人來到清華園,給文學社的同學們講了《日本的小詩》這個專題。周作人講課聲音不大,幾乎是照本宣科,但是梁實秋和他的同學們仍然懷著敬佩的心情認真聽課,仔細地做筆記,對他非常尊敬。

後來,梁實秋撰文對五四浪漫主義大張撻伐,周作人則很折服,引起了思想上的共鳴,從此也冰釋了前嫌。

梁實秋從美國留學歸來後,文藝觀點有了較大的轉變,對於周作人的文藝觀不僅能夠接受,而且幾乎是殊途同歸了。梁實秋主編《自由評論》時,周作人被邀請為重要撰稿人,先後發表了《談策論》、《文學的未來》、《談日本文化書(致梁實秋)》等文章。1934年梁實秋到北京大學任教,成為周作人的同事時,彼此的關係異乎尋常地密切起來。他經常到周作人家造訪,相互間也常有書信往來。抗戰爆發後,梁實秋到《中央日報》主編副刊,離開北京,從此他們就失去了聯絡。

到20世紀60年代,周作人給香港朋友寫信時提到梁實秋和林語堂,說“林語堂與梁實秋皆系美材,亦同犯才子之毛病。蓋才子到老輒有倚老賣老之病,亦即是才盡也。”而梁實秋得知周作人逝世的訊息後,寫了篇《憶豈明老人》。在文中對周作人的評價也是一分為二的:“他一生淡泊,晚節不終,實在是至堪痛惜而無可原諒之事。但是除此一點之外,他的學養的風度仍令人懷思而不能自已。”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相逢一笑泯恩仇”:梁漱溟與馮友蘭

梁漱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