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父母反對這樁婚事,還與父母斷絕了關係。

從1924年開始郭沫若帶著安娜和他們的子女,幾次往返於日本和中國上海、廣州、武漢等地,漂泊不定,時聚時散,直到1928年他們又回到日本。此後十年的亡命生涯中,郭沫若受到警方監視,無法從事文學創作,只得轉向歷史學、考古學和古文字學研究。安娜與他相依為命,患難與共,毫不嫌棄他是受到日本警方監視的通緝犯。她努力為郭沫若創造的平和環境,也讓他得以在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績。

1937年“七七事變”後,郭沫若決心回國參加抗戰。7月25日凌晨,他告別了日本妻子安娜和還在沉睡中的五個孩子,冒著生命危險登上了駛向祖國的客輪。日本當局得知郭沫若出走的訊息後,惱羞成怒,立即搜查了郭沫若的住所,還逮捕了安娜,監禁一段時間後才釋放。當年,安娜兩次給郭沫若寫信,通報了在日本的遭遇。此後,雙方就中斷了聯絡。

新中國成立後,安娜帶著郭沫若的子女來到北京找郭沫若。周恩來將他們安排在大連,幾年後又移居上海。後來加入中國籍,享受副部級待遇,還曾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直到1994年8月15日病逝,終年101歲。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延續了姐姐的“情”:郭沫若與於立群

郭沫若於立群夫婦與友人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郭沫若得到蔣介石的允許,回國參加抗戰。郭沫若隻身回到上海後,馬上參與到抗日宣傳工作中來。他與夏衍、阿英等人創辦《救亡日報》,還組織戰地服務團,動員文藝界人士參與宣傳鼓動和慰問工作。就在這項工作中郭沫若認識了青年演員黎明健。

郭沫若與黎明健第一次見面就覺得似曾相識,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仔細一問,原來黎明健本名叫於立群,她的姐姐於立忱,就是郭沫若在日本時過從甚密的朋友。這一下子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尤其當郭沫若從於立群手中接過於立忱思念自己的詩稿交給他時,忍不住雙手顫抖,激動不已。此後,郭沫若對於立群呵護有加,關懷備至。而於立群對這位姐姐的摯友,更是敬重與愛戴。

上海失陷後,於立群想到延安讀書,郭沫若勸告她取道香港到武漢,再由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協助到延安。於是於立群就與林林、鬱風等人結伴到了香港。第二天郭沫若也從上海到了香港。為了宣傳抗日,團結進步力量,郭沫若經過反覆思考,決定到廣州恢復出版《救亡日報》,並邀請於立群參與此項工作。在共同的工作中,他們的感情日漸加深,已經到了難離難捨的地步。1938年1月,郭沫若帶著於立群回到廣州,住在新亞酒樓,開始了同居生活。

1938年12月,郭沫若領導的軍委政治部第三廳進駐重慶,郭沫若和於立群也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1939年元旦,郭沫若與於立群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於立群被稱為郭沫若的“抗戰夫人”,在1978年郭沫若病逝八個月後自縊身亡。

顛沛流離的戀情:郭沫若與安琳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後,身為宣傳委員會主席兼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隨軍南下,有一天行進到廣東汕頭附近時,實在太累了,就想坐下休息一會兒。這時,他身邊一個穿著藍軍裝的女戰士,就衝著他低聲地唱起了《國際歌》。郭沫若打趣地指著她說:“你呀,你呀,真調皮!”

這個調皮的戰士就是安琳,本名彭漪蘭,安徽蕪湖人。她父母都曾留學日本,她本人也通曉日語。1926年郭沫若在廣東中山大學擔任文科學長時,安琳正在中大文科學院讀書。她非常崇拜郭沫若的才華,也很喜歡聽他的講課。北伐開始時,安琳也參加了北伐軍。1926年10月,安琳隨部隊來到武漢,意外地邂逅了她的老師,覺得分外親切。這時的郭沫若擔任著北伐軍政治部的副主任,就調安琳到政治部工作。北伐革命失敗後,她跟隨郭沫若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在這次南下撤退途中,安琳始終與郭沫若同行,細緻周到地照顧著這位首長和恩師。

途中,郭沫若患了痢疾,安琳到處為他尋醫問藥,為他熬草藥服用,照顧得無微不至,郭沫若非常感動。南下途中,他們歷經艱險,相互攙扶,同舟共濟,使得他們的感情融匯在一起,成為患難中的知己。在汕頭附近的鹽酸寮,郭沫若一行人遭到土匪圍攻,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得以脫險。在休整和等待船隻期間,郭沫若與安琳在一座側樓裡生活了十天。後來他們搭上一艘貨輪來到香港。他們在香港又共同生活了一段時日,於1927年11月上旬,郭沫若帶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