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必定與我有關,老牛就是想躲也躲不過去啊,那火焰山正好阻攔在西行的道路上,芭蕉扇又在我妻子鐵扇手中,因為紅孩兒之事,她如何肯善罷甘休?”
“如此一來,我更不可能置身事外,冥冥之中,我似乎感應到了一股巨大的危機,似乎卻又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且到時候再說吧!”
嘆息一聲,牛魔王眼中閃過一絲莫名之意,即搖頭嘆了口氣。
“那將芭蕉扇借與唐僧師徒一用便是,鐵扇公主也是太不識抬舉了,想那孫悟空乃是通天大聖的兄弟,她如何敢和他為難?”
“如若不是她的教育不妥之故,紅孩兒也不至於去吃什麼唐僧肉了,真是一個失敗的母親。”玉面公主嬌呼一聲,即將腦袋埋在牛魔王懷裡,靜靜享受這份溫馨。
撫摸著玉面公主柔順的頭髮,牛魔王卻是並未言語,此時他的心中卻是頗為不平靜。
想想紅孩兒之事,他的心中即升起一股滔天怒火,可是不知怎麼的,冥冥之中他又有種感覺,似乎這種怒火要不得,否則必然會有驚天大禍。
牛魔王此時處於兩難的選擇之中,不過他相信如若鐵扇公主真的出手對付猴王,念在多年的夫妻情分上,念在紅孩兒的份上,念在他牛魔王威震一方的名頭份上,他也是不得不出手對付孫悟空。
只是在他的心底,此時卻是留有一股淡淡的不祥預感,似乎如若他真的如此做了,必定會有大禍臨頭。
牛魔王卻是不知道,這正是因為誅仙劍氣被孫袁和鯤鵬合力激發之故。
也是因此,截教的氣運有了些許上升之勢,牛魔王方才能有如此感應,否則如若和前世一般,他此刻只會怒火攻心,而不會進退兩難、猶疑不定。
按下心思複雜,冥冥中有種恐慌感覺的牛魔王不提,且說唐僧師徒一行。
自從真假美猴王一役之後,唐僧也算是想明白了,知道西行之路缺少不得孫悟空,因此對孫悟空的態度即有些變化,卻是沒有一開始的怨懟之心了。
師徒四人取得了取經的共識,團結一體,繼續西行,而孫袁將歸來的猴王探視一番,結果也是沒有發現絲毫異常,卻是不知道六耳究竟是不是如同前世中西遊記上描述的那般結局,不知道陸鴉究竟去了何方。
對於這件事情,猴王也是閉口不談,顯然是因為存在這麼個六耳獼猴,且與他打了個不相上下,讓他很失面子之故。
見狀,孫袁也是不好多問,師徒四人繼續前進,並立西行,走著走著,可就是到了一個孫袁熟悉之地,卻是火焰山了。
在這裡,面對無窮無盡的火焰,唐僧自然是過不去,此時有土地出來講述情況,將這裡的典故講述一遍,然後述說了關於鐵扇公主以及牛魔王的事情,言道,只有向鐵扇公主借到了芭蕉扇,方才能夠過得了火焰山,否則只是徒勞而已。
眼見著火焰山綿延八百里,橫亙在西去的道路上,猴王料定這必定又是西行的一關。
聞言知道透過此劫的關鍵是那芭蕉扇,即想起了自己與牛魔王的交情,便自告奮勇,前往翠雲山芭蕉洞借取芭蕉扇。
此後,事情與書上所講並未有什麼不同,孫悟空三調芭蕉扇,卻是和鐵扇公主有了交集,最後一次差點就將芭蕉扇弄到手了,可是牛魔王卻是鬼使神差的趕到了翠雲山芭蕉洞。
芭蕉洞中,聽聞鐵扇公主所言,牛魔王儘管心中認為不應該,可是卻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即變作豬八戒的模樣,趕上猴王,又將芭蕉扇騙了回去,自此,猴王正式和牛魔王照面,二人正可謂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沒說上幾句話,便開始大打出手。
這一路戰鬥從翠雲山芭蕉洞外,直直打到了積雷山魔雲洞。
牛魔王雖然尚未覺醒通天教主坐騎奎牛的記憶,可是卻也是能夠修煉七十二變,乃是先天木行之體,其前世修為乃是太乙真仙巔峰,雖然轉世重生,沒有前世記憶,可是卻也是進步飛速。
現如今牛魔王憑藉先天木行之體,修為上已經達到了太乙散仙高階,木行刻印八成的水準,加上其傳自通天的大力神通,卻是威勢無匹,對上猴王也是不相上下。
面對昔日兄弟,猴王出手難免就有些顧慮,且此行又是從對方手中借取芭蕉扇,因此猴王出手更顯分寸,一些頂級神通之術,仿如金身顯化之術,猴王便沒有施展出來。
因此二人卻是打了個不相上下,鏖戰許久,皆是暢快淋漓。
掃了眼眼前威風凜凜的牛魔王,猴王眼中閃過一道光華,喃喃道“不愧為花果山七聖中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