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合適的案件,那江遠相信,其他人也會將之拿出來的。
假如案件不會太多的話。
事實上,江遠相信,可供選擇的案件一定會有很多。
這裡可是山南省的省會。
每天都會死人的大城市。
在長陽市,每個區每年都要有200例以上的非正常死亡,勤快點的法醫隊,要解剖20具以上。
多的是各種各樣的命案。積案也少不了。
江遠安安心心的吃完晚餐,然後就窩在沙發上玩手機,玩到自然睡。
……
第二天。
江遠快到中午的時間,才到刑警支隊報道。
來到前日的大會議室,就見會議室門口的牌子,已經換成了“積案專班”。
江遠笑笑,敲門入內。
會議室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的灰暗臉龐,一看就是熬夜久了的樣子。
萬寶明倒是很精神的狀態,道:“江遠來了,看看我們篩選出來的案件。”
“您直接安排任務就行了。”江遠遲到歸遲到,態度是非常好的。
萬寶明很受用的一笑,道:“你還是審一下,這幾個案子的優先順序其實都差不多,你來看一看,選一個感覺比較容易發揮實力的。”
“哪個案子的現場照片比較清晰完善的?”江遠已經完成了客氣的部分,就開始進入到工作狀態了。
很快,江遠說話的方式,就開始變的生硬起來:
“拿下卷宗……”
“找一下證詞……”
“法醫報告呢?”
會議室裡的刑警們,在開始階段還有點不太適應,但很快也就接受了。
做刑警的,脾氣都是好不了的,不僅案件本身容易讓人戾氣叢生,破案的過程,基本也是非常不舒服的過程。
一個人工作的最佳狀態,是工作能力略略覆蓋工作內容的狀態。心流狀況也是這種情況下,最容易持久出現。
然而,破案是非常不講究的工作。
兇手不會用讓人舒服的方式來殺人,同事們也都會有自己的判斷和想法。
尤其是命案積案,正常的路線,好走的路線,幾乎都是走不通的。如果走的通,負責現案的刑警,早就案子給破獲了。
而劍走偏鋒,有的人能適應,但更多的人是適應不了的。
這時候,負責的刑警,不免著急上火,同時,也得逼著其他人著急上火了。
“就先做這個案子吧。”江遠將第一個案子的卷宗放到了手邊。
萬寶明有點意外:“就這個了?不多看幾個案子?”
江遠道:“沒必要,這個能做,就先做這個案子,其他案子之後再做。”
萬寶明見狀,向旁邊人點點頭,自有人將案件在投影儀上放了出來。
一名參與過該案的刑警被選了出來,起身道:“這個是兩年前的案子。受害人為年輕女性,25歲,正在讀研。屍體在其租住的出租屋裡被發現,現場無搏鬥,無翻動,門鎖完好。”
“受害人腹腔有血1000毫升,右手小魚際有一個2.5*0.6的創口……毒化檢驗沒有檢出常見的安眠藥和毒品。”
“現場有多處血跡,但未找到兇器。初步懷疑,是一次激情殺人。專案組從受害人的人際關係出發,沒有找到符合兇手特徵的犯罪嫌疑人。”
案子過了有段日子了。
說話的刑警大略的介紹了一番,也就坐了下來。
會議室內一群人,眼巴巴的望著江遠。
“先做現場重建吧。”正常的刑警,遇到命案,都是先查人際關係的。
原因很簡單,已經到了殺人的地步,那一定是有劇烈的情感波動的,哪怕這種情感波動在外人看來殊無必要,但對當事人來說,有意義即可。
在這種情況下,查人際關係就是一條坦途。
於是,江遠直接略過了這條路,當場做起了現場重建。
一間臥室,幾灘血跡,一些血點。
較少的血跡,並不符合大眾型的血跡分析,江遠卻是看著那些血點,陷入了沉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