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核比較弱,是嗎?”齊奈問道。
“績效考核還是好的,畢竟吸取了許多漢華的成熟經驗,但培訓就比較讓人頭疼了。”
“老闆不重視?”
“至少以前是,但他現在有改觀,這也是他提我的一個原因,但經費還是太少。”
“你們一年的培訓經費大概多少?”
“也就是一百萬。”
“那你們公司多少人呢?”
“不到三千吧。”
“三千人,培訓經費才一百萬?”齊奈瞪大眼睛,又善意地朝劉沛華笑笑,“真難為你了。”
5。三千人的公司,可能單純嗎
劉沛華無奈地聳聳肩,“這一百萬還不光是花在培訓上,還有一些相關的其他費用。”
齊奈點頭,“那是肯定的,培訓經費能有70%用到培訓上就相當不錯了。”
“所以,大部分業務培訓我們就內部消化了。”
“你們有內訓師隊伍?”
“沒有,都是請部門經理或業務骨幹來講。”
“那效果是會差些,外請呢,你們主要做哪方面的?”
“和大部分公司一樣,向市場和銷售傾斜,新員工的也做一些,因為費用有限,管理的培訓基本上就沒做。”
“所以,你們老闆覺得現在內部管理問題很多?”
劉沛華笑了,“不光是老闆,大家都這麼覺得。齊總,你對中層管理的培訓怎麼看?”
“這個題目可有點兒大,首先得看你們老闆以及你覺得現在中層的問題在哪,當然你們認為的也未必都是事實,得調研才行。”
“我們老闆想讓我把今年培訓的精力主要放在中層上,解決一些管理問題。但管理技能的課程很難做得有針對性,做來做去無非就是通用的那些諸如目標管理、時間管理、溝通、領導力之類的,關鍵是這次老闆對培訓的期望很大,我擔心最後搞得還是很通用,效果肯定不會好。”
“你說的對,大撥轟效果肯定不會好。其實正因為管理有很多東西是相通的,所以不論給哪個行業或哪個公司講,課程都有許多共性。但通用類課程也是可以細化的,比如技術崗位的管理者和市場崗位的管理者,技能側重就不一樣。基本上技術管理崗肯定就是從技術做上來的,而市場就是從市場線做上來的,他們本身轉型做管理時,因為以往的經驗差別,欠缺的素質也是不一樣的,像有一門《從技術到管理》的課程就是專門針對技術型管理者設計的。”
“是,我聽說過類似的課。”
“再有,從課程選擇上,同樣是中層,部門總監和部門經理的側重也不一樣,得分類做,比如總監級可能更需要目標管理的培訓,對於經理級,時間管理的課程會更有效。”
“對,是這樣的。”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看,拿時間管理課程來說,技術崗位的時間管理和銷售崗位的時間管理肯定不能一起講,因為工作性質差別太大。”
劉沛華點頭,“沒錯,案例就區別大了,如果摘共性的講無非就是套些理論,和沒培訓一樣。這前期調研就得做得很細了,最終效果好不好,主要看前期工作了。”
齊奈笑了,“對啊,要細化課程,前期調研太重要了,而且對講師的配合度要求很高。”
劉沛華突然一轉念,“齊總,你有沒有興趣試試我們這個專案?”
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齊奈第一反應是他在拉陪標的,但又覺得不像,雖然不過十分鐘的交流,她還是能感覺到劉沛華的坦誠,那她也坦誠相待吧。
“劉總,首先我特感謝你給我這個機會,我肯定是沒問題,榮幸還來不及呢!但你知道我們一直做電力行業,沒有你們的行業背景,我不知道你向公司推薦這樣一家培訓機構會不會對你有影響。”
劉沛華說道,“那倒不會,畢竟是管理技能的培訓,再細化也是通用類的,熟悉行業背景不是必須的。”
齊奈笑了,“那我就更沒什麼可說的了。”
“那就年後吧。約個時間去我們公司談談。”
“沒問題。”齊奈又問道,“如果成行的話,你們老闆或主管副總能參與調研嗎?”
“我們老闆?我可以問問他,太細節的,他肯定沒時間,但估計可以安排你們談一次。畢竟是中層的培訓,老闆的想法非常重要,而且他現在很重視這個,也應該會想把把關。”
齊奈更踏實了,“那最好了。”
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