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勢必會形成董卓和天下人敵對的局勢!”
賈詡細細剖析道:
“董卓四處無援,必會加封主公,以為拉攏,主公只需安坐五原,自會平步青雲!”
“詡以為,主公不妨繼續觀望,等待時局變化,再做決定不遲!”
“文和之策,正合吾意!”
呂布笑著說道。
賈詡的判斷無比準確,卻到底沒有他這個後世來的有趣靈魂先知先覺的能力。
所以,對未來變化不可能洞悉無疑。
至少,他不知道,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十八路諸侯討董一事!
但賈詡的建議,毫無疑問是正確的。
對呂布來說,過早露面沒好處。
先等董卓的拉攏,再進一步看局勢變化,然後決定採取什麼對策。
……
隨後的日子裡,幾乎每天都有洛陽的情報傳過來。
何進召各地外軍入京,其本人卻被誆入皇宮,被宦官圍殺,人頭丟出宮門。
何進麾下,袁紹,曹操,淳于瓊等人,率軍攻打皇宮,將宦官殺的精光。
但在這個時候,董卓卻派其弟董旻,暗中聯合吳匡,殺了何進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
小皇帝和何太后一方,擁有軍隊的實力派嫡系,徹底沒了!
皇宮一片混亂,宦官段珪、張讓等人,劫持小皇帝劉辮逃出洛陽。
然後,被帶軍入京的董卓,在北芒山堵個正著。
接下來,董卓帶著小皇帝進入洛陽,收編何進,何苗手下人馬,以及西園八校尉兵馬,徹底掌控了京城。
“妙!”
聽聞後來董卓的一系列操作,呂布鼓掌而嘆。
“董卓這廝,不對,應該是李儒的策略,太妙了!”
看著面前的急報,呂布欣賞的讚道。
看準京城陷入混亂,在何進死後,並沒有拘泥於原先計劃投靠宦官。
而是乘機下手,暗中殺了何進的親弟弟,車騎將軍何苗,斷了小皇帝最忠實的後援。
這才帶著軍隊,大搖大擺的堵住小皇帝,回到洛陽,以救駕之功自居,順勢收編何進、何苗麾下軍隊,輕易穩住京城局勢。
不得不說,董卓這一系列手段,堪稱絕妙。
而主導這一切的李儒,也不虧第一個登上三國曆史舞臺的頂尖謀士!
提前預瞻,謀定而後動,不發則已,一發如雷霆掃穴,摧枯拉朽般掃除障礙,迅速把握局勢。
這般手段,就連賈詡得知後,也嘖嘖稱歎。
九月初。
一份朝廷詔令,來到了九原縣。
ps:感謝‘琦琦’打賞500幣,‘書友20211007155448257’打賞100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