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慶皇朝,另外三大皇朝相差不大。
大宗師級重臣十來個,宗師級大將千餘。
武師級軍隊,即皇朝王牌主戰軍,有五萬。
武士級精銳士卒三十萬。
其中,武師和淬體後期相當,武士等同淬體中期。
至於淬體初期,在這個世界被稱作武徒,遍及天下,數不過來,不多提。
呂布告訴眾人的百萬淬體後期高手,指的就是百萬武師。
二大帝國核心主戰部隊,均由二十萬武師組成。
四大皇朝,大慶皇朝擁有十萬,另外三大皇朝合起來有十五萬。
二大帝國和四大皇朝,擁有的武師級高手,合計五十萬,佔整個天下的一半!
六大國,主宰天下,已有數千年!
百年前,其實沒有二大帝國的說法,而是六大皇朝。
但百年前,豐藍皇朝誕生了至強者孤無敵,五十年前,天風皇朝也出了個至強者常天風。
於是,天風皇朝和豐藍皇朝一舉蛻變為帝國!
此前,六大皇朝以大慶皇朝為首,現在則倒了過來。
大勢力更迭變換,中間自然發生了許多事,至今仍在天下流傳,引人津津樂道。
不過,這些就和呂布無關了。
六大國以下,是眾多中小王國。
中等王國約莫三十來個,通常有二位以上大宗師坐鎮,宗師百餘,疆域在三、五千裡左右。
一般不會超過五千裡。
否則,會迎來六大國的干涉。
主宰天下數千年,六大國可不是省油的燈,不會允許另一個皇朝誕生。
任何可能性,都會第一時間掐滅。
小型王國有一百多個,基本都只有一個大宗師,宗師數十,疆域在一千里至三千里之間。
除了六大國,中、小王國沒能力組建武師級軍隊,武士級精銳部隊也很少。
尤其是小型王國,國內軍隊,基本由武徒,即淬體初期構成。
至於沒有大宗師的微型國家,則分佈在大陸各處,數量繁多。
微型王國,存在時間一般不會超過百年。
每年都有滅國的,也有新國建立。
這就是此界主要國家分佈情況。
“此界武道高手雖多,但分作無數股勢力,互相敵對,時時交戰,不可能聯合起來對付我們!”
高居帝位,呂布說道:
“朕已選定一靠海小型國家,‘滄海王國’!”
“滄海王國的南方是大海,西邊是連綿數萬裡‘旦嶽山脈’,東、北兩個方向和其餘各國相鄰!”
“我軍只需在沒有人煙的‘旦嶽山脈’降臨,打下滄海王國,取而代之即可!”
“小型王國每年都有許多被滅,不缺滄海王國一個!”
說到這裡,呂布笑了起來,繼續說道:
“滄海王國地處大陸最南方,十分不顯眼,我等完全可以蠶食附近王國,逐步擴大!”
“暫時不去招惹二大帝國和四大皇朝,待時機成熟,再說不遲!”
“原來如此!”
聽完呂布的敘述後,曹操,賈詡等人連連點頭。
確實,他們有點杞人憂天了。
此界勢力繁多,相互之間征戰不休,哪有聯合起來的道理?
大齊又不會告訴天下人,說自己來自另一個世界,目的是征服你們!
那不是傻麼?
呂布的計劃很合適。
先以偏僻之地立足,再徐徐擴張,待時機成熟,遂統一天下。
“陛下考慮周到,臣附議!”
曹操第一個拱手附議。
隨即,賈詡,荀攸等文臣和張遼關羽等武將,跟著拱手附議。
“陛下,出征前,尚需花時間學習此界語言!”
諸葛亮提醒道。
的確,哪怕在本世界,不同地方的語言都天差地別,更別說混沌隔離的諸天世界了。
雖然都是人類,但語言不可能一樣。
若不懂此界語言,豈不是立刻露餡?
此界人口上千億,定不缺才智之士,說不定就能從這一點出發,推測出真相來!
不可不防!
“哈哈哈哈!”
聞言,呂布哈哈大笑。
笑畢,看向不解的諸葛亮和其餘同樣不解之人,呂布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