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沒有呂布的份(1 / 2)

小說:新呂布戰紀 作者:強中更有強

聞言,呂布這才停止抬頭看天,撇了張遼一眼,在院中來回踱步,暗自思索。

張遼所言,不無道理。

五原郡雖是他的發家之地,也被治理的頗為繁華,但到底是偏遠之郡,人力、物力,財力均有限。

加上遠離中原,訊息不通,來往不便,的確不適合作將軍府駐地。

若把將軍府設在河東,既能保持對幷州的控制,也不耽誤謀劃幽州、冀州等地。

還靠近司隸京城洛陽,十分方便。

是的,幽州和冀州,已經被呂布看做自己的了。

正所謂‘得隴望蜀’。

和幷州同屬北方的幽州和冀州,名義上正是被他統管,既然拿下幷州,怎麼可能不想著幽州和冀州?

袁紹發跡以前,這兩個大州一直處於混亂當中,他不取,遲早便宜袁紹。

這怎麼行?

所以,在呂布的計劃中,明年就要出兵,拿下幽州和冀州。

他是假節北方的左將軍,有這個權力!

至於拿不拿得下……

開玩笑!

當今天下,誰是幷州兵馬的對手?

和南匈奴一戰,五原兵馬近乎絲毫未損!

如今統攝整個幷州,收攏各地郡兵,呂布麾下兵馬,除了六萬三千嫡系外,又增加了八萬多,達到十五萬!

其中,有原本的五萬郡兵,亦有招收前來投軍的青壯。

河東一戰後,幷州許多百姓慕名而來,呂布命人挑選青壯入軍,再得三萬。

如此強大的陣容,就連盡得西涼精兵的董卓,也有所不如,何況處於紛亂狀態的幽州和冀州?

幽州什麼狀況?

劉虞為幽州牧,其廉政愛民,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將幽州治理的不錯。

但他太過婦人之仁,做事縛手縛腳,優柔寡斷,缺乏魄力,更少鐵腕手段。

若是太平歲月,劉虞這樣的人,必然名留青史,為世人所贊。

問題在於,現在是亂世,而且未來會越來越亂。

亂世,不適合劉虞這樣的人。

首先,他對待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胡人,太過仁慈,一味忍讓。

這樣的策略,埋下了胡人隱患,也和強硬派公孫瓚發生了劇烈衝突。

其次,為人過於迂腐,還天真,容易被人忽悠。

討董失敗後,冀州刺史韓馥、勃海太守袁紹等山東諸侯商議,鑑於皇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想立漢室宗親的劉虞為新皇帝。

如果劉虞答應,說不定又是一個劉秀,至少沒後來曹操的事了。

但劉虞拒絕了。

韓馥、袁紹等人又請劉虞領尚書事,方便按制度對眾諸侯封官,劉虞再次拒絕。

當時,漢獻帝被李傕裹持,派劉虞的兒子劉和去找劉虞,讓他帶兵來救。

可是,劉和被別有用心的袁術扣留,然後派人去忽悠劉虞,讓他派兵過來,一起去接漢獻帝。

劉虞於是派遣麾下精銳騎兵前去和袁術匯合,卻被袁術扣下成為自己的軍隊。

公孫瓚其實看出袁術在耍詐,曾勸劉虞不要派兵,劉虞不聽,有什麼辦法?

這就是劉虞乾的傻事。

後來,劉虞和公孫瓚決裂。

原因也很簡單,二者分歧,主要在對待胡人上面。

限於篇幅,細節不多說,總之最後越來越僵。

初平四年,劉虞糾合十萬人進攻公孫瓚。

臨行前,劉虞告訴士兵:“不要多傷人,只殺公孫瓚一個就行了!”

本來,公孫瓚自覺不敵,想逃走。

結果劉虞的軍隊不擅作戰,又被勒令不許焚燒城池,不得傷害無辜,總之,就是各種約束條件。

最後嘛,公孫瓚召集精銳勇士數百人,順風縱火,趁勢突襲,劉虞遂大敗。

就這麼簡單!

跟兒戲差不了多少!

劉虞就是個過於講究仁義的‘宋襄公’,和平年代可做名臣,亂世則為菜鳥。

所以,以呂布現在的軍力,要取下幽州,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至於冀州,就更簡單了。

冀州刺史韓馥,比劉虞還不如,因為是袁氏門生,就投靠袁紹。

那時候,韓馥已經是冀州牧了,以堂堂州牧之尊,投靠區區一個郡太守?

嗯,有趣!

這樣的冀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