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將吾命令,傳達各處,即刻出發!”
最後,呂布大聲喝道。
“諾!”
“諾!”
……
眾親衛一一應諾,隨即快步離去,通知軍中各部門,將呂布的命令,第一時間傳達下去。
這些親衛,既是呂布的貼身護衛,也是傳達將軍命令的第一人選。
看著眾人迅速離去,雙手負後看天的呂布,臉上露出一抹微笑。
“終於到哥出場了!”
匯聚幷州兵馬於河東,再出發虎牢關增援董卓,這個命令,呂布沒有和賈詡商量。
純屬獨自決定。
為什麼?
因為其中蘊含了許多無法說出口的原因。
幫董卓,讓諸侯無法進洛陽,進而糾正朝政,擁立天子,恢復正常秩序,這話怎麼說的出口?
哪怕這種正常秩序,註定只會是很短的一段時間,那也代表了正義!
對不對?
所以這話不能說。
不能站在正義的對面!
至於心裡真正的想法,比如讓天下早點亂,呂布才好出面,早一點收拾殘局,重建天下,這話又怎麼說的出口?
某些事,就是如此!
能做,不能說!
哪怕呂布和賈詡,兩個人心知肚明,且相互間默契滿滿,也不可言,不可說,只可做。
所以,出兵增援董卓的命令,只能呂布獨自下達,不可能和人商議!
賈詡懂不懂?
當然懂了!
所以,賈詡也不可能、不會問呂布。
這就是上位者思考問題,和做事情的方式。
很多時候,無法說,不能說!
……
三月初。
諸侯聯軍攻打虎牢關愈加急迫,董卓逐漸抵擋不住,遂向驃騎將軍,冠軍侯,幷州‘戰神’呂布求救。
驃騎將軍當即應諾,隨即調遣定襄,雁門,太原三地兵馬,趕往河東,和張遼部匯合。
呂布本人,則帶著五原二萬兵馬,親自趕往河東。
待大軍匯聚,再前往虎牢關增援董卓。
訊息傳出,天下一片譁然。
尤其是正在攻打虎牢關的關東諸侯聯軍,更是緊張無比。
幷州戰神,戰功赫赫,此刻出兵助董,誰人不驚?
但這些諸侯,多為當世英豪,雖驚卻不懼。
當然,也加大了攻打虎牢關的力度。
若能趕在呂布之前,攻破虎牢關,聯軍將佔取地形優勢,勝算自然大增。
反之,若等呂布進入虎牢關,和董卓合兵一處,那時候,攻打虎牢關,才叫難上加難!